在看到儿子和儿媳带着孙子回家的那一刻,良婶的脸上竟然没有多少变化。
伍小五和陈燕燕都教孩子喊奶奶,可是良婶的眼睛没有放在孩子身上,而是飘得很远很远。
良叔对伍小五夫妻说:“你妈从去年年底开始,我说话她好像没有听见一样,每天都自顾自话。”
伍小五和陈燕燕一点也没往那方面想,伍小五回答良叔:“我妈都七十出头了,脑子肯定不像以前那么灵活了。”
可是谁也不知道,良婶那是老年痴呆了。
在伍小五和陈燕燕带着儿子在老家的这两天,良婶还是能买菜做饭,也能跟他们聊会天。
虽然在聊天时会时常跑题,可是伍小五跟良叔,也都以为是年龄大了,脑子和耳朵不好使的原因。
伍小五一家三口回了深圳后,良婶的状态一天比一天坏了。
有一天,伍小五打电话到伍卫南家,让父亲过来接电话。
良叔告诉伍小五,前几天她妈妈走路的时候摔了下去,把鼻子尖都摔破了。
说她走路总是歪歪扭扭,好像走不好直线。
还笑着说:“看来老太婆是真的老了,连平平的路,也摔跤。”
伍小五听了也为母亲担忧过,可是转头一想,人老了不都这样吗?
以前住在祠堂里的老叔,老了不也是连路都走不直吗?
他虽然路走不直,但是也没妨碍他活到八十五岁才去世。
伍小五就这样安慰着自己:人老了,都这样。
等到一个月后,他再打电话回去的时候,听到的是“妈妈双腿无力,连站也站不住了。”
伍小五让陈燕燕在香港的堂哥帮忙买来了一些对脚力有帮助的药,寄回了老家。
父亲反馈,收到药后,良婶吃了几次,好像也能把脚放到地下试试站着了。
小五又是一阵欣慰,他觉得他给妈妈买的药是对症下药了。
又是一个月,这次良叔告诉小五,妈妈连他也不认识了,每天一句话也没有,双眼呆滞地望着屋顶。
小五才感觉到,妈妈肯定是病了。
于是他开车回了凤凰乡,在族里堂兄弟的帮忙下,把妈妈送到了府城医院检查。
最后脑部做了核磁共振,出来的结果是:小脑萎缩,脑白质病变,无法治愈。
医生给出的话:生活不能自理,无法行走,只能瘫在床上。智力,记忆力会逐渐消失,大小便不能自理,并会发生尿道及肺部感染。
这种病,耗尽了亲人的忍耐,最后便是死亡。
伍小五听到医生的判断,他呆住了。
真的万万没想到,他以为妈妈只是年龄大了,脑子不好使了,竟然是如此严重的疾病。
接下来的日子,医生说:有可能是几天,有可能是几个月,也有可能是几年需要亲人的护理。
妈妈生下自己的时候,已经四十出头。
自己在妈妈还健康的时候,又去了深圳,没能在身边尽孝。
现在妈妈生病了,他跟陈燕燕商量后,决定留在家照料母亲。
陈燕燕也知道,婆婆这病,伍小五有可能得留在凤凰乡几年。
可是也没办法,他们家,也就伍小五一个男孩。
虽说现在已经入赘陈家,可是当初有约定,两家的父母,都得尽孝。奇书屋
也许是良婶有福,或者是上苍可怜伍小五。
良婶从医院回家后的第三天,便永远地离开了。
那天早上,伍小五打着洗脸水,准备去帮妈妈洗把脸。
良叔自从良婶生病后,便在良婶的床边,搭了一个铺。
早上良叔看到良婶蚊帐里没有动静,他以为老太婆还没醒过来,便先下床去煮糜。
伍小五端来了洗脸水,准备跟妈妈洗把脸后,喂她吃糜。
谁知道他刚掀开蚊帐,吓得把手里的一盆水打翻在良叔的被褥上。
床上的良婶,直挺挺的,双手交叉在胸前,脸上带着微笑。
那一年,良婶七十三岁。
她好像是知道自己的病已经医不好了,也不想给在深圳的儿子带来麻烦。
从医院确诊后回来的第三天,她便在睡梦中,悄无声息地归去。
村里人都说良婶有福气,免受疾病的折磨在睡梦中安然离去。
也夸小五有孝心,他妈妈心疼儿子在家服侍太久自己先离去。
出殡那天,陈燕燕带着孩子回来送葬。
良叔看着远去的棺材,两眼无神地呆坐在祠堂门口的太师椅上,好像一下苍老了十岁。
两人在一起五十多年,除了为了儿子入赘的争吵过以外。
老两口互相照顾,互相搀扶着,走过了五十五个春秋。
良婶的离去,给良叔的打击很大。
一直病歪歪躺在床上二十几年的自己,全是良婶在照顾。
没想到一直健健康康的老婆,竟然还先自己而去。
送走了母亲之后,伍小五跟父亲商量,跟他们一起到深圳去定居。
家里只有年近八十岁的父亲,他不放心。
陈燕燕也劝公公,丢他一个人在家,他们放心不下。
可是好说歹说,良叔就是不愿意离开生他养他的凤凰乡。
就连伍小五那栋小高层,良叔也不肯去住。
那些年,他一个人生活在祠堂的老屋里。
直到祠堂里的八户人家搬走了七户,他还是固守阵地,不愿搬离。
伍小五夫妻回了深圳后,嫁在附近的姐姐们,只能轮流起来,一人回来照顾父亲一个星期。
到了最后,这个任务就全落在大姐身上。
大姐的孙子已经长大了,她也不用再照顾孙子了。
其他的姐姐们孙辈还小,每月走开一周,还是很不方便。
后来他们商议后,伍小五出钱请大姐来照顾父亲。
于是大姐和大姐夫便在伍小五的新房住了下来。
大姐每天回老房子帮父亲洗衣做饭,晚上回新房住。
良叔到了老人,还头脑清晰,没有半点糊涂。
良婶走后,他渐渐地放下了悲痛,又开始在祠堂门口晒起了太阳。
开始的时候伍卫南没搬去新房的时候,天天与伍卫南在祠堂门口聊天。
后来伍卫南跟孩子们也搬走了,每天坐在祠堂门口的良叔,也只能望着在太阳底下,闪着凌凌波光的溪水发呆了。 奇书屋为你提供最快的乡村野史之换亲更新,第462章 哀哀父母免费阅读。https://www.yanbkk.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