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屋>都市小说>重生后,我身许华夏,国士无双!>第8章 谁也想不到,这一封信有多大的能量
  很多人认为可控核聚变如果成功,人类的能源问题就会彻底解决。

  这是比较粗浅的认知。

  上过小学的我们都学过什么是核聚变。

  核聚变又称核融合、融合反应或聚变反应,是指将两个较轻的核结合而形成一个较重的核和一个极轻的核(或粒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

  之所以很多人认为核聚变原料取之不竭。。

  是因为他们觉得核聚变和太阳能源一样,原料都是氢元素,而氢元素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

  但实际情况是,氢的同位素中氕是最丰富的,占了99.98%。

  氘的含量非常少,在自然界中含量约为0.02%。

  而氚因为存在一个12.33年的半衰期,所以在自然界中是难以长期存在的,可以说氚的含量可以忽略不计。

  而聚变反应方程式中,恰恰主要是用的氘和氚。

  当然,上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我们都知道,氚(超重氢)可以通过中子轰击锂-6产生。

  但实际上,这个价格极为昂贵。

  氚(超重氢)制造一千克,就随随便便上亿美元。

  如果用来发电,这是不划算的。

  再加上从瓦特发明蒸汽机开始,到可控核聚变为止,这个阶段人类始终都绕不开“烧开水。”

  如果高价去造核聚变的原料,倒还不如直接造柴火划算一些。

  因此,探索人类文明新能源,这是每个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

  也果然如能源部所说的那样,2058年开始。

  大毛和中东的原油和天然气产量骤降,限电限行成了每个国家的常态。

  全球科技、经济发展遭到重创。

  当然,解决能源带来的民生问题,这只是明面上的理由。

  除此之外,

  还有政治上的因素。

  在国际大环境下,2060年后,

  能源,成为了大国角力的关键。

  当丑国和北约在中东抢夺最后那点可开采原油的时候。

  华夏将目光看向了浩瀚的宇宙。

  锦屏暗物质实验室。

  悟空暗物质探测卫星。

  以及位于华科大校园中的未来实验室。

  都在紧锣密鼓的探索着来自太空的无穷无尽的能源。

  一旦成功,

  不但全国的民生问题得以解决。

  泱泱华夏,这个在世界之巅沉寂了数百年的雄狮,也将彻底站在无可睥睨的巅峰。

  一步之遥。

  顾知秋手指越发用力。

  纸上的墨团也越发漆黑。

  “距离暗物质能源已经很接近了,可惜..........”

  顾知秋老气横秋的叹了口气:“只差一步之遥,如果再多活两年..........该多好。”

  收回了思绪。

  暗物质的研究,是他前世的遗憾。

  今生定要弥补。

  不过眼下的正事儿还是要赶紧给华夏科技大学写信。

  暗物质先放放吧,虽然这是他穷其一生的事业,但毕竟没有成功。

  拿起笔,他开始写了,

  不过第一部分,他没有直接下猛料。

  而是抛砖引玉,先写下了量子微相互作用力状态方程的推导过程。

  这是宇称不守恒的补充方程。

  同样也是顾知秋的手笔。

  只是这个方程,和顾知秋后来的成就相比微不足道,因此依旧很少有人提及。

  但在顾知秋看来,这却是最适合写在信上的。

  因为量子微作用力状态方程是基于杨-baxter方程。

  只是针对量子色动力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力为条件而推导出来的。

  因此华科的教授能够一眼就明白整个推导过程。

  这很重要。

  只有明白,才知道价值。

  不然再重要的理论,也都一文不值。

  这也是现代物理的现状。

  顾知秋落笔如神,从弱作用力方程入手,推导到杨-baxter方程的基础状态方程。

  然后进一步带入。

  足足一页纸,才算是把整个推导过程彻底写清楚。

  不过这个量子微相互作用力状态方程的出现,填补了杨-baxter方程的最后一块漏洞,这让顾知秋不确定会不会被华夏科技大学公布出去。

  毕竟这可是动了不少物理学大牛的蛋糕——

  要知道,有多少人为了推翻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进行粒子碰撞试验。

  结果撞出来一个新粒子,就得到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

  又撞出来一个新粒子,就又拿一个。

  这一下弄得诺贝尔奖和批发的一样。

  后来多少国家为此投资数千亿美元,建立高速粒子碰撞机。

  如果顾知秋这个方程一发表。

  那这些国家的数千亿投资,就算是打水漂了。

  也庆幸杨振宁前辈坚决的打消了我国建立离子对撞机的念头。

  这可是三言两语给我国节省下来了几千亿的浪费。

  写完量子微作用力方程之后。

  顾知秋还觉得不保险,

  因为和他考虑的一样,这个通用方程,只是证实了一件原本就存在的真理。

  所以,还不够猛料。

  于是他就又取了一张纸,着手写下了几个字——超导结构。

  前世他靠着省状元以及超导结构,得到了国家审批建立私人实验室的机会。

  那还是继续用这个,靠谱一些。

  重来一回,那也是轻车熟路了。

  超导结构,严格意义来说,是让顾知秋获得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项目。

  其分量,别说进华夏科技大学。

  就算是他点名道姓要去哪个学院当院长,也没什么大问题。

  但为了保险起见。

  他还是写了下来。

  他的做事风格,一向以稳健著称。

  超导结构是作用于电力系统。

  毫无疑问,也是资源课题。

  目前国内输电+配电损耗在7%左右。

  也就是说全国人均每天2度电。

  一度电按照0.5来算。

  那每天的电费就在14亿元。

  而浪费掉的就有一亿元以上。

  当然,这只是一个最精简的估算。

  实际上加上工厂和企业用电,每天浪费的可能要翻一倍还要多。

  如果再推算到全球。

  那就是一个更加庞大的数字了。

  换个说法,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

  但从能源方面来谈。

  超导结构的存在,每过十天。

  就能节省出来一天的能源。

  这也是为什么在全球资源枯竭,中东战事频发的情况下,华夏仍能安心探寻更广阔的出路的原因。 奇书屋为你提供最快的重生后,我身许华夏,国士无双!更新,第8章 谁也想不到,这一封信有多大的能量免费阅读。https://www.yanbkk.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