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屋>穿越小说>郭大靖赵青山>第三百二十四章 崇祯的心理变化
  毛文龙已经是武将的尽头,除了晋爵,基本上是升无可升。

  但明朝后期,武将想封爵是非常困难,别说什么公、侯,就是伯爵,也没有几个。

  李成梁的军功大不大,送了多少礼,熬了多少年,才得了个伯爵,还不是世袭的。

  相对于别的皇帝,崇祯对于封赏就更加吝啬,尽是虚的,很少给予实惠的东西。

  不仅仅是吝啬,简直是刻薄、冷血,只因为怀疑,卢象升英勇战死后,竟然三年不得恤。

  与卢象升遭遇相近的还有孙传庭,战死后由于尸骨无存,再加上有传言称他还活着,崇祯帝到死都没有给予封赠。

  崇祯自挂东南枝,只有一个王承恩陪着,真正地做到了孤家寡人的境界。而凄惨的结局,也是他自己造成的。

  收复金州、南关大捷之后,朝堂上对于毛文龙和东江镇的攻击大大减弱。

  什么糜费粮饷,什么牵制无功,在辉煌的战绩面前都烟消云散。要攻讦的也只剩下东江镇僻处海外,毛文龙跋扈难制了。

  而这也是崇祯的心病,一个帝王,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允许军阀的存在的。

  对于边镇武将的控制,一直是皇帝关心和重视的,这也是以文制武的根缘所在。文官造反,基本上不可能;武将,则完全不同。

  但说到底,毛文龙率领的东江军给崇祯脸上增光添彩了。

  不是说先有明君,再有良臣嘛!登基之后,捷报频传,对建虏的战事现出曙光,不正说明自己是有道明君、英明神武?

  崇祯口述完圣旨,收拾了激荡的心情,思索了半晌,缓缓说道:“东江镇的粮饷,还是恢复,由朝廷和登莱共同承担,不能交给蓟辽督师。”

  王承恩对此也是赞同,躬身道:“皇爷明鉴。奴婢以为,粮饷可由东江镇自行解决一半,剩下的再由朝廷和登莱筹集。”

  崇祯微微颌首,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又能省下不少钱财。

  断绝粮饷,全部由东江镇自己解决困难,崇祯担心东江镇因此而与朝廷更加地离心离德。但要全出,朝廷财政又很困难。

  至于袁崇焕所提出的每年四百八十万两辽饷,把东江镇的也包括在内,崇祯认为达不到省钱的目的。

  从四百八十万两中先拿出一百余万两作为东江镇的军饷,但只给一半,也就是五十余万,其余的可就省下了。

  这是崇祯打的小算盘,所以,才没同意袁崇焕的上奏。

  同时,东江军这两年的战绩,也让崇祯的心理产生了些许的变化。

  袁督师“五年平辽”的大志向确实让崇祯激动兴奋了好长时间,但他也有冷静下来的时候。

  如果没有东江军的屡获大捷,心理上的变化可能还会来得慢一些,晚一些。

  可恰恰相反,一个是他砸锅卖铁地支持,却没有什么效果。另一个在艰难环境中,却屡次报捷,送来大量的建虏首级。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崇祯开始衡量投入产出是否合算,对于袁崇焕的能力也生出了怀疑。关键的是,袁崇焕要的钱太多了。

  按照目前朝廷财政的状况,明后年就不得不再加派辽饷,每亩至少三厘,才能勉强支撑辽东战事。

  “毛文龙再次举荐郭大靖升任副将,朕也允了。”崇祯缓缓说道:“据方正化所奏,这个郭大靖也确实是个猛将。”

  王承恩没有说话,恭谨地听着。他不能老出主意,只能有这样的姿态来作出暗示。

  崇祯没听到王承恩的应承恭维,很快也意识到了问题,继续说道:“另优诏嘉奖,赏赐勾玉、斗牛服、锦缎……”奇书屋

  明代的赐服中,最有名的是蟒服、飞鱼服、斗牛服和麒麟服。

  而明代的斗牛服为蟒形、鱼尾、头双角向下弯曲如牛角状,一般授予三品以上的官员。郭大靖升任副将,则是从二品的武官。

  “万岁英明。”王承恩终于出言,表示了对崇祯的恭维和称赞。

  崇祯也觉得自己很英明,施恩于臣子,彰显自己赏罚分明,不使功臣寒心,又激励其他文官武将。

  “东江军屡次获胜,犀利火器功不可没。”崇祯的目光移到桌案角上的奏疏上,沉声说道:“朕意已决,聘请葡人制造枪炮,装备我大明军队。”

  宁远之战后,红夷大炮便开始被明廷重视,特别是徐光启屡次上疏,明廷开始购买火炮,并聘请澳门的葡人技师和教官。

  但在这个过程中,朝堂上的保守文官给引进先进火器的进程增添了很大的阻力。

  比如儒学宗师刘宗周、黄道周等人,那可是正人君子的典范,在朝在野都有很大的号召力,连皇帝也不得不顾及到社会舆论。

  这些儒学大师互相吹捧,似乎只要重用他们,就会天下贤人聚集,大明中兴指日可待。

  这些儒学宗师是有学问,但在军事上却啥也不是,他们不但提不出“隆中对”这样的战略规划,还开历史倒车,反对引进红夷大炮等武器。

  他们的军政理念的核心就是修心、修德,认为只要崇祯皇帝仿效尧舜,大明就万事大吉,搞定农民起义和建虏都是小事一桩。

  至于火器,刘宗周等人认为那是细枝末节,并不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臣闻用兵之道,太上汤武之仁义,其次桓文之节制,下此非所论矣”“今日不待人而恃器,国威所以愈顿也”“火器终无益于成败之数”。

  刘宗周之流不仅反对制造红夷大炮,还大力反对引进葡萄牙炮手学习军事技术,主张驱除所有的传教士,将其“放还本国,以永绝异端之根。”

  崇祯皇帝虽然保留了葡人技师来制造火炮,却不得不给刘宗周等人面子,没有雇佣葡萄牙炮兵升级明军的火炮技术。

  但东江军用实战证明,先进火器在战争中确实能起到决定胜负的作用,这让崇祯又有了心理变化。

  王承恩眨巴眨巴眼睛,终是没有说出心中的疑惑。

  东江镇就聘请了西夷技师,也能够制造火炮,只要资金和人力充足,并不需要朝廷再去做同样的事情。

  但崇祯这样做,显然有他的想法和理由,应该还是担心毛文龙难以节制,不想在这火器制造上太过依赖。

  对于文官和武将的态度,也决定了崇祯暂时不会把给予袁崇焕的大权收回或削弱。

  封建王朝就是那样,不要求你的才能最高,本事最强,首先考虑的是不是对皇权构成威胁。

  就是你有通天的本事,皇帝觉得你不够忠君,觉得你可能会危及到他的龙椅,那也不会放权使用的。

  其实,这也是从古至今大多数团体的用人标准差不多。有本事是其一,还要听话,那才是领导喜欢的,会提拔重用的。

  …………………

  郭大靖有本事,他也很听话。尽管这种听话,和低三下四,和谄媚逢迎,没有什么关系。

  而且,听话也要看对象,看对错。如果不对,郭大靖也不会盲从,哪怕是皇帝,或者是毛文龙,也是一样。

  此时,刚刚回到大连的郭大靖,正与先期返回的毛文龙,以及军情司的几位首脑进行着军议。

  镇江堡被攻下,毛文龙便先期坐船回了皮岛。在皮岛只待了一天,又赶回了大连。

  毛文龙并不是急着和妾室相聚,而是对“勤王”行动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镇江堡一役,他看到了东江军的战力,看到了郭大靖的指挥水平。由此而信心大增,甩掉了最后的一点顾虑。

  同时,此次作战应该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那就是向建虏显示了东江军有攻城拔寨的能力,必然会在军事布署上作出调整。

  军事布署并不仅仅是现在的,还包括了绕道入关的人马,以及留守老巢的兵力。

  说白了,建虏不敢倾巢而出,绕道入关的兵力就相对减少,更利于“勤王”行动的进行。

  “最多能出动三万。”毛文龙先行回到大连,已经制定了更加详细的计划,并做出了更加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郭大靖认可这个数字,并有更少的判断,也就是两万左右。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建虏也很有可能就是三万的兵力。现在的东江军,却比历史上强大了数倍不止,建虏肯定要留守更多的人马。

  关于建虏一共有多少兵力,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会有些争论。有的说是六七万,有的说十万左右。

  要说清这个问题,就要分清总兵力和机动兵力的区别。在郭大靖看来,建虏的机动兵力在六万左右,但要总动员的话,十万也是完全可能。

  就象东江镇军民已经超过二十七万,按照拿锄为民、荷枪为兵的标准,大规模动员的话,也能凑出十万兵。

  但既要生产耕种,又要防守广大的地盘,维护起码的治安,建虏作战的话,就只能按六七万来考虑。

  所以,毛文龙得出最多三万的数字,是很靠谱,很有根据的结论。

  毛文龙看向郭大靖,说道:“如果是倚坚防守,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我军有把握击败建虏,或者是成功阻击?毕竟,长途远袭,能够携带的重武器应该不是很多。”

  郭大靖用力点了点头,说道:“大帅放心,只是防守的话,建虏就是多一倍,末将也有阻击的信心。”

  按照东江军目前的兵力,能够出动的数量最多是一半,也就是两万左右。

  建虏要有足够的留守人马,东江镇也是一样,不能为了“勤王”行动而不顾金州这个唯一的陆上根基。

  当然,东江军现在还可以扩充,并把新兵全部留守,利用构筑好的工事,发挥防御的优势,保证金州不失。

  毛文龙淡淡一笑,说道:“步骑炮出动三万,两万留守金州,这是本帅认为最稳妥的。”

  那就要再扩充五六千人马,不,应该是一万左右才够。

  经历过南关和镇江堡两次作战,东江军也有战损,补充齐全大概需要四五千。四协兵力再加飞骑营,一共是四万五千,还需要五千,才能达到五万。

  郭大靖算得很清楚,但他觉得毛文龙有些过于谨慎了。

  要知道,在他的计划中,“勤王”行动的人马最多才是两万四五千,这样的话,根本不需要再扩充。

  “大帅,末将以为三万人马有些多了。”郭大靖想了一下,开口说道:“兵多固然更有获胜的把握,但所携带的辎重物资,也要大量增加。跨海远途作战,这将是很大的困难。”

  尽管郭大靖的空间能够解决很大的问题,但也不是全部。

  就算现在大力造船,大力培养水手,承载能力也是有限。而兵员增加,就意味着要缩减弹药物资,这是郭大靖所不愿意的。

  “继续说。”毛文龙给了郭大靖鼓励的微笑。

  郭大靖微微躬身,缓缓说道:“末将以为,要阻击建虏,兵力多少是一方面,火力强弱应该更加重要。在镇江堡作战中,我军的火炮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镇江一役,火炮对于建虏的直接杀伤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使建虏骑兵陷入了混乱,没有发挥出优势。

  “建虏绕道入关,必然多是轻骑。即便有重骑,或者是楯车等器械,也绝不会多。我军有重火枪,基本可以抵消重甲和楯车。再有相当数量的火炮,就足以遏制建虏的冲阵……”

  郭大靖还是看好佛朗机炮,特别是小号的打霰…弹的两三百斤的佛朗机炮。在百米射程内,杀伤的效果与轻型火枪差不多。

  但佛朗机炮的子炮可以预先装填,还是面的杀伤,一门相当于二三十枝火枪,射速却又超过火枪。

  “一百门佛朗机炮,每门火炮携带十二个子炮,或者更多,以其高射速,在阵前会形成密集的弹雨射击……”

  郭大靖并不会携带迫击炮,而是在空间内屯储足够的火箭,差不多能有数千枝。在射程上,火箭并不低于迫击炮,但却更加易于携带,且发射简单。

  远程、中程、近程,火力的梯次基本完备,迎战建虏时,获胜的把握相当大。 奇书屋为你提供最快的郭大靖赵青山更新,第三百二十四章 崇祯的心理变化免费阅读。https://www.yanbkk.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