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屋>修真小说>百川录:我在大理寺当仵作>第71章 躲避
  “如今这京师周边已然不安全了,再这样下去,云漓就是有九条命都不够用!”

  江见月讲话声音很大,额上鼓起青筋。鱼离在一旁看着,

  “我又何尝没有想过?可漓儿体弱,将她置于别处我更是放不下心。”云渊坐在桌前,双手撑着额头。

  “可这样下去是什么后果你是知道的!云家仇家无数,平日的侮辱欺弄也就罢了,上次王家那个逆子叫了一伙人半路拦截云漓想要打她,若非我及时赶到......”

  云渊忽而看向他,江见月这才发现自己的情绪没得到控制,说出了本不应该告诉云渊的话。

  本怕云渊担心,可眼下这个形势,告诉他实情才会让他更有危机感。

  这是他们相识多年屈指可数的一次争吵。

  云渊听罢,忽而明白江见月这么做的道理,原来事实并非自己看到的那么简单,她的妹妹,他的兄弟,为了不让她担心,都对这些事情进行隐瞒。

  他看向鱼离,眼神中皆是不舍。

  他长长吐出一口气,像是下定决心,看向江见月问道,“可有合适的去处?”

  “京师周边的确不安全,不过你身为大理寺卿,自是无法脱身公务,”江见月直面着云渊,“不会走太远,我会寻找一处隐蔽之所,方便与你见面。”

  “什么意思?因为那些仇家,我云漓还要去别处躲藏?”

  鱼离听出了他们谈话之意,但若是因为躲避仇家而逃走,恰恰逆了她鱼离的性子。

  “漓儿,你不知道,这些年我们云家得罪的人太多了,但凡为兄能保护你,也绝不会将你送至他处,可这些仇家歹念甚多,只恐还会在我看不到的地方欺凌你。”

  鱼离听了,想起来到这里之前的申林月,最近才遇到的王霸,这些人的行径的确不像能收手的样子。

  “要我去何处?”鱼离说着,不情愿地看向江见月。

  “我想好了几个去处,其中西山林中那座落败的尼姑庵最为妥当。”江见月说道。

  “尼姑庵?”鱼离心中重复着方才江见月说出的地名,想到了生日时爸爸带她去青刃山尼姑庵的事情......

  如今过去许多天,难以想象那边的世界中发生了什么,但她隐隐觉得,这不单单是巧合,或许,这两个尼姑庵之间存在什么关联。

  如果按照小说或者电视剧的情节走向来推断,江见月所说的这个古代的尼姑庵很有可能就是她离开这个百川国的关键。

  正好她也在寻找回到现代的办法,眼下这个机会或许靠谱。

  “这个尼姑庵周边可有竹林?”鱼离试探问道。

  “你问这做什么?”江见月看了她一眼,面带不解,“这尼姑庵就处在竹林之中。”

  鱼离心中一阵窃喜,却不能在面上流露过多,于是强装镇定,“想必竹林之中必是偏僻之所,去那里藏身,一定能摆脱这些歹人的跟随。”

  云渊本低头不语,见鱼离竟如此痛快答应,抬起头来长叹一口气,“既是妹妹都赞许,那便去罢。”

  “眼下情形要紧,要走就得赶紧离开此地。”江见月说道,“你收拾收拾,正午之前出发。”

  鱼离刷的一下站了起来,“我没什么可收拾的,随时走便可。”

  云渊见鱼离如此痛快的模样,心中却一阵苦涩。

  江见月也愣了一下,“好,那你在此地等我,我去简单收拾,便前来找你。”

  “好,那我在这等你。”鱼离嘴上说着,脑海中浮现的是终于与父母团聚的场面。

  她要是回家了,一定得听妈妈的话,不让出门就不出门,万万不能逆着来了。

  她可遭不起这所谓的“颠沛流离”之苦了,流哪不行,偏偏流到这史无记载的百川国,一上来就接连命案,还有各路仇家眈眈相视。

  虽然云渊待她很好,可她毕竟不是云漓,一直这样欺骗下去也不是回事。

  讲真,除了白潇还值得留恋一些,别的真的没啥了。

  鱼离兴奋地打起包袱,她也没什么太多收拾的东西,除了两件衣物别无其他,随手一包就能走。ýáńbkj.ćőm

  光顾着回家的事,没注意到云渊还在。

  她舒舒服服地坐在床上的时候,才发现在一直没有离去、还站在门口的云渊,他的目光有些许复杂,像是面对孩子出嫁时父母的不舍,又有些类似于女大不中留的伤感。

  鱼离看着他的眼神,总觉得云渊像是看穿了什么事情一般。

  “漓儿。”云渊低低的喊了一声。

  “怎么了哥?”鱼离茫然问道。

  云渊却别过头去,没再说什么,接着便转身离开了。

  鱼离觉得应该是哥哥不舍得她离开他的缘故。

  ————————————

  西山林中的尼姑庵,是江见月幼时待过的地方。

  他自幼孤儿,是庵中师父将他收养。

  直到五岁时,偶然间一个雨夜,他听姑姑们说庵里来了位大官,那大官见到他后便赞不绝口,说他聪明伶俐,若是有条件学习,日后必定会成为一国之栋梁。

  后来就莫名其妙地被那大官带走,接着他有了学习的机会,还认识了大官的两个孩子,与其中一个与之年纪相仿、名叫云渊的男孩子相交甚好,二人关系亲密、如同亲兄弟一般。

  本来日子还算安稳,可佛家逐渐衰败,幼时寄身的尼姑庵也难逃于难。

  不过相比于其他佛家之地的遭遇而言,比较庆幸的一点,是并未将尼姑庵改作道观,保留原有设施,只是不再增建修葺,也不再按照之前惯例给尼姑庵每月发放香火钱。

  不过半年,失去支撑的尼姑庵支离破碎,许多尼姑都离开此地,辗转别处,有的还了俗,还有的改作道姑,领受比尼姑庵高上几倍的月俸......

  世事无常,本来这些也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事,只是与此同时,当年收养江见月的师父本已年迈,难捱动荡,在这混乱中西去了。

  于是这也成了江见月心中永远解不开的结。

  如果说云家是他的恩人,那么也只能算是第二位恩人。真正救他性命的,是尼姑庵的庵主师父。

  造化弄人,他有幸遇到两位恩人,就此活了下来,并且顺利长大成人,可当年的两位恩人却先后离去。

  两个恩人的离去,究其原因,不过殊途同归。

  他由此倍加痛恨帝王家,立誓生不为其效命,死不葬于京城。 奇书屋为你提供最快的百川录:我在大理寺当仵作更新,第71章 躲避免费阅读。https://www.yanbkk.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