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圣上给了五日新婚假期,但军机事务贻误不得,所以沈翊让下属将文书都送到府中批阅。
待处理完棘手公文,沈安在门外求见。
见沈翊放下手中公文,沈安禀道:“国公爷,沈平传来消息,咱们一直追查的事情已有眉目。”
沈翊正色:“有何眉目?”
“回国公爷,奴才昨日收到沈平飞鸽传书,已找到逆贼赵峰家人,其家人易名卢氏,住在河南平县一处农庄,沈平正带人密切监视,国公爷您看是否要将其家人带入京中详细问讯。”
若是有心人,定能听出话中赵峰是何人。
大周朝天启十年,逆贼赵峰时任禁卫军统领,负责护卫禁宫安全,是为天子近臣。却在天子入护国寺祈福时玩忽职守,私放刺客入寺,意图行刺杀谋逆之事,沈翊之父,前镇国公沈清正是在此次行刺事件中为救驾而亡。奇书屋
事后赵峰畏罪自尽,留下遗书:坦诚自己曾受逆王恩惠,行刺之举是为报恩。
天子大怒,意欲将其诛三族,而赵家早已人去楼空,再查竟毫无线索,为免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案件很快定案,但天子私下命沈翊继续追查,不限期限。
涉及到父亲之死及江山社稷,几年来沈翊从未放弃追查,四年来苦苦追寻现终于查到蛛丝马迹。
听到沈安的话,沈翊思索再三:“不能直接带入京城,传书沈平,让其秘密将人带到京畿大营,就近安置,我要亲自问话。”
京畿大营正是沈翊办公之所,护卫森严,军中将领皆是老镇国公心腹之臣,再是忠心不过。
沈安领命而去,沈翊端坐桌旁陷入深思。
犹记得当时噩耗传入府中,大长公主、母亲周氏悲痛欲绝,卧病在床,妹妹沈宁更是才垂髫之年,府中诸事虽有二叔一家帮衬,但自家之事总不能事事假手他人,于是才十五岁的沈翊担起家中重责,操办白事,照顾长辈,安抚幼妹,虽不说毫无差错,但总算熬过了最难过的那段时光。
思及旧事,沈翊依旧心中涩涩,外人眼中自己年纪轻轻身居高位,家世优渥,圣上信任,但只有自己才知道这几年来的心酸与不易。
如今自己成婚,对于新婚夫人,他并没有特别的想法,能为自己安顿后宅,让自己在外无后顾之忧即可。
又想到于思薇昨晚表现,沈翊皱眉,觉得还需母亲或祖母好好调教一番。
于思薇休息了半个时辰,只觉神清气爽,在苏烟的服侍下重新梳洗打扮了一番。
苏烟递上茶水,“小姐,看时辰快用午膳了,您要不要去书房唤国公爷回房用膳?”
于思薇本不善逢迎之事,但思及一年之期,还是在苏烟的陪同下往书房走去。
书房门口守着两个小厮,见于思薇前来忙上前行礼,于思薇开口让其通传,待得到沈翊同意才放二人进屋。
刚进书房,苏烟就被满屋的藏书震惊了,从来只听说古人读万卷书,没亲眼见过,如今算是长了见识。
于思薇也略感惊讶,同为武官府邸,威武侯府书房自己去过,但与镇国公府相比还是差了许多,不愧是簪缨世家。
沈翊见于思薇带着个面黄丫鬟,主动开口:“夫人寻我所为何事?”
“回夫君,午膳已备好,臣妾过来是问夫君午膳是摆在房中还是送来书房?”
“我这边公事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就回房吧。”
说着站起身,携于思薇打算一起回房。
苏烟留恋的看了看架上的各类书籍,跟在二人身后一起离开。
午膳是院中小厨房准备的,府中规矩各院菜单都由各院主子决定,但于思薇新婚事忙,小厨房管事妈妈未来得及请示,于是中午就多备了几道菜,摆了满满一桌。
食不言寝不语,于思薇和沈翊都是
用完午膳,于思薇被碧梧服侍着歇下,沈翊则是又去了书房。
苏烟找来小厨房管事,细细交待了于思薇的饮食习惯,又问沈翊有无忌口,方便日后给沈翊送些吃食。
又亲自去寻院中管事周嬷嬷,言明下午新夫人要见见院中众人,劳烦周嬷嬷召集众人。
从周嬷嬷房中出来,正好有小丫鬟来报,说有个张妈妈在府外等候,自称是新夫人身边服侍的。
苏烟一听,忙亲自去府外接引,于思薇新婚前张妈妈因家中急事未能送于思薇出嫁,因担心几个小丫头没有经验,待自家事毕就匆匆赶了回来。
见到张妈妈,苏烟心中激动,张妈妈不仅是自己的恩人,平日里更是耐心教导各项规矩,可以说没有张妈妈就没有如今的苏烟。 奇书屋为你提供最快的步步荣华更新,第17章 旧案重查风云再起免费阅读。https://www.yanbkk.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