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夏,近代物理研究所二部重水反应堆达到临界,并于10月1日生产出钴-60、钠-24、磷-32、钙-45等33种放射性同位素。
同年年底,氢同位素原理性验证生产成功。
华夏首次人工生产出氘、氚等氢同位素,并成功制成常态热核装料——氘化锂。
1957年,于敏发表了“关于208pb附近一些原子核的能级”等系列文章,填补了华夏核聚变理论研究的空白。
如果没有教科书可以学习怎么办?二部的同志给了所有人答案——
那就自己写教科书出来。
叶知寒承认,在此之前,他对于华夏的核物理研究有一种大家长式的心态。
虽然没有恃才傲物那么严重,但他却是习惯于大包大揽,一人做主去安排整个华夏的核物理研究。
但这些他一直没有关注的聚变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让他顿时明白了一个道理。
哪怕没有你叶知寒,华夏照样会转。
华夏从不缺天才。
完成了核电磁脉冲弹的结构验证后,他便去了二部。
虽然不需要他们马上制作氢弹,但还是要提前运用氢弹技术,所以二部能否给予帮助,就成了最大的伏笔。
岸舰导弹的运载量不足以携带高爆炸当量的裂变弹,所以他需要用热核材料,扩大爆炸能量。
引发强电磁场效应的核爆,自然是越剧烈效果好。
但相应的,随着当量的提升,难度和危险性也是同时提升。
所以根据当下的情况,他对热核材料的填装也进行了一定的压缩。
按照舰载导弹的运载能力,现在所能搭载的聚变弹,爆炸产生的当量约为五十万吨。
四百千克的载重,造成五十万吨的爆炸当量,已经算是一个比较优异的成绩了。
但难的是热核材料的研制。
叶知寒向二部的同志传达了需求,希望能够获得两百千克氘化锂-6。
“两百千克?”一位同志一怔:“氢弹理论验证按照我们计算的结果,大概五十公斤氘化锂就足够用了,要两百千克,做什么?”
叶知寒道:“研制一个很新的东西,多久可以生产出来?”
于敏道:“材料都有,生产不难,不过需要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提供支持,我们可以提供氘和6-锂,但只有高能所才能提供反应的热中子辐照环境。”
“那就是没什么问题了,”叶知寒道:“高能物理研究所我去沟通。”
叶知寒叮嘱了他们务必尽快研制出足够的热核原料后,也非常贴心的告知他们,氢弹研究将会正式提上主要项目。
一时间,二部的所有同志都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叶院长,您不知道,这么长时间,我们真的是全靠猜测在研究核聚变,没有一点理论支撑。”
“每一次就算是有了研究成果,也不敢声张,一是没有人了解核聚变,二是也没有人支持我们验证成果。”
“在这种研发环境下,实在是太折磨了。”
听着同志们诉苦水,叶知寒赞叹道:“但你们从零开始,为我国的核聚变项目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往前就不说了,往后,有什么研究成果就第一时间上报,上报给中科院或是五院都可以,”叶知寒拍了拍于敏,道:“于敏同志作为你们的带头人,我既放心,又不放心,他做事缜密,但不爱与人交流,缜密是好事,但光缜密是不行的,交流也很重要。”奇书屋
“博学,就必须交谈,交谈就不能是单方面的,不能是‘半导体’,必须双向交流,这样才能更好的换成信息交换,难题和问题才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叶知寒虽然目光看着二院的所有同志,但这些话,却明显是对于敏一个人说的。
于敏问道:“这些热核材料是否要进行氢弹原理试验?我有一个假设,如果是要试验的话,我希望叶院长你如果方便的话可以测试一下。”
叶知寒嘴角抽搐,得,说了半天白说了,这小子根本没听进去。
“还是我说的,有什么假设好好整理出来,核武器研究,不是靠嘴说心想,是要靠严密的逻辑和推导,写完了送到五院。”
“在这儿。”于敏从怀里拿出来一个本子,上面密密麻麻的是理论假设和推导过程。
叶知寒一怔,把本子取了过来,粗略的翻看了一下,有些一言难尽:“这样吧,我回去慢慢看,现在还有一些事情,我得去处理一下,这本书看完之后我会给你反馈。”
“好,谢谢。” 奇书屋为你提供最快的院士重生:这大国梦,如你所愿更新,第256章 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天才免费阅读。https://www.yanbkk.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