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正式开拍。
这个星期,苏天龙把拍摄前的工作,全部准备完毕。
《亮剑》的拍摄地点,选择在魔都附近的一个小县城。
拍摄现场。
所有的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这部戏的主要角色们,都是实打实的军人,有几个职位还不低。
这让他们都惊讶到不行。
作为一名普通的打工族,这次可能是他们能接触到,最高级别的首长了。
不过经过几天的相处,李又斌一群人,给人很亲切的感觉。
和他们吃一样的饭,住一样的房子,说着一样的脏话。
除了在片场的分工不同以外,好像和大伙儿没啥区别。
与那些流量明星相比,他们一点架子都没有,非常平易近人,闲暇的时候,还会和群演们打打牌,唠唠嗑,吹吹牛啥的。
特别是李又斌,他完全代入到了李云龙的角色。
“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给老子拉过来。”
“别说你来求情,就是师长来了,老子也不买账。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自古的规矩,我告诉你,孔二愣子,我劝你少管闲事,我对你是客气的了。要不是看在老战友的面子上,我连你新二团一起收拾了。”
“笑话,老子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上百场,哪一个是靠着文化打胜的,敢情你赵刚在燕京读的是小广播,专告老子的刁状。”
“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就是我们这支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只要有我在,独立团的兵就嗷嗷叫,遇到敌人就敢冒死,要是哪一天我牺牲了,独立团的兵也照样嗷嗷叫。”
“有这么严重吗,说一千道一万,是我老李离不开你,再调来一个政委,我们脾气不对,尿不到一个壶里去,损失的是部队,你知道吗?”
在拍摄现场。
李又斌是最兴奋的那个。
没少在钱刚和吕垣耳边唠叨。
炫耀自己今天又拍了多少戏,打了多少鬼子。
每次看着李又斌得意的神情,钱刚和吕垣气就不打一处来。
当初,就是李又斌这小子,忽悠自己去演翻译和山本的。
特喵的,当演完之后,他们就后悔了。
钱刚:“特奶奶的,李又斌这小子,就是故意在背后整咱呢!”
吕垣:“这小子,别看他头脑简单,一肚子坏水,亏咱还把他当兄弟。”
钱刚和吕垣越这么说,李又斌越是嚣张。
越是想在两人面前炫耀。
李又斌:“兄弟们,知道咱老李喜欢什么吗?咱喜欢狼,狼这种畜生又凶又狡猾。哈哈哈哈嗝~”
钱刚看着李又斌,满脸黑线,“去去去,别炫耀你的台词了。”
钱刚和吕垣演完戏后。
也没有离开剧组。
他们虽然没啥演戏任务了,但以他们的身份,对《亮剑》这部剧之后的拍摄,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钱刚是龙国文艺部的部长。
吕垣是龙国历史学院研究近代历史的学者。
苏天龙给了他们一个身份——监制。
和其他电视剧的监制不同。
他们主要的工作便是,在《亮剑》拍摄过程中,看能不能找出一些不符合历史,或者不能过审的片段。
提前将这些错误暴露出来。
苏天龙毕竟不是蓝星人,他对那段历史,可能会有认知的偏差。
在这方面,吕垣可是专家,交给他,应该问题不大。
然后就是那个所谓的新的审核标准,苏天龙压根就没看过。
所以,审核方面,交给钱刚,也很放心。
就这样,在众人合力下。
《亮剑》很快便拍摄完毕,总共耗时整整两个月。
前世,在地球上,《亮剑》可是足足耗费了五个月的时间。
当然,这和当年的拍摄条件有关系。
苏天龙大概看了一下拍摄的片段,在脑海中将片段自动剪辑柔和,第一感觉,就是不会比地球上的差。
甚至,他觉得,等最后成片出来,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不得不说,让军方派过来的人演戏,是非常正确的决定。
他们身上的气质,普通人根本就演不出来。
《亮剑》刚刚杀青。
剧组收拾装备准备回去的时候。
不知从哪个地方,冒出来一批记者,他们堵在出口的位置,看着苏天龙一行人出来,立马冲了过去。
一群人拿着话筒,对着苏天龙。
“小苏导,请问您对龙国文艺部发起的,抗战题材排行榜怎么看?”
“小苏导,请问您这次拍摄的是抗战题材吗?”
“小苏导,请问您有信心进入排行榜前十吗?”
“小苏导,请问您对新片的收视率,期望是多少呢?有可能超越《仙剑一》吗?”
“小苏导,请问您这部片子催泪吗?”
面对记者的问题。
苏天龙也没有回避。
反着自己拍摄片子,又不是一个秘密。
恰好,这些记者还可以帮自己宣传一波。
于是一个一个,不紧不慢地回答起来。
“我目前拍摄的片子,确实是抗战题材,我也有信心能够进入排行榜。”
“至于能达到排行榜多少名,这个不好说,还要看具体的情况,要知道,龙国优秀的导演很多,我只是一个新人导演罢了。”
“至于收视率能不能突破《仙剑一》,这个很难说,毕竟《仙剑一》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
苏天龙的回答很官方。
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这让记者有些失望。
苏天龙:“不过,我的目标当然是排行榜第一,并且我非常有信心。”
此话一出
记者们明显有些难以置信。
他们来采访苏天龙之前,也采访过其他的知名导演。
有很多拍电影的大导演,为了响应龙国文艺部的号召,也纷纷开始进军小荧幕,拍摄抗战题材。
要知道,他们可都是大手笔,并且导演能力也是没的说。
于是,记者们纷纷把苏天龙话的给记录下来了。
摄像机给苏天龙一个特写。m.ýáńbkj.ćőm
这算得上是一个大新闻。
最后,苏天龙回答了记者的最后一个问题。
“这部片子不催泪,不仅不催泪,还挺幽默的。”
说完这话。
苏天龙和李又斌他们对视一眼,皆是露出诡异的笑容。 奇书屋为你提供最快的娱乐:呜呜呜,我眼里进了沙子!更新,第121章 这部片子挺幽默的免费阅读。https://www.yanbkk.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