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听着对方羞愧难当的逃离,秦天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知道刘绪出身不好,但这不是败坏品行的借口。
外面世界中,学校里这种出身的孩子多的是,若不能及时矫正,大部分都走向了歧途。
要么报复社会,要么违规犯纪。
例如马爵。
只因自卑身世便锤杀舍友。
能考上大学的学识必不用说,结果到头来却也落个高智商罪犯。
虽然得证勾股之法不下五百,所学当活用,但能答出来勾股定理的精髓,刘绪也算是有点底子。
可惜一个好苗子。
本想着让他继续进修两年,再来考试的。
毕竟学生都是需要教育的,现代知识也可以学习,既然走上读书这条路,再怎么艰难,也比种地强不是。
这一跑,秦天知道,这个村子,恐怕又要多了一个郁郁寡欢的学生。
晨曦洒落在地,最后一丝雾气也散尽了。
和长安城的热闹不同,田垄里同样热闹。
热闹之余却又范起了难。
收获之节,最开心的莫过于种地的。
只是,看着满地红薯都快队成小山了,农夫们也不由得发起了愁。
如此漫山遍野之多的红薯,得吃到什么时候去。
眼下还未过节,不止是乡下,还有城中,家家户户基本上每日饭桌上皆有红薯。
即便大唐上下上百万户人家,竭尽全力的吃,却依旧吃不了仓库中的一二。
许是饥荒之年过惯了,家家户户都屯粮。
如今满仓满库的粮食,吃又吃不完,当红薯不再是稀罕物时,卖也无处卖。
如今连国库都装满了,官家不在收购,就算白白拿去给主家交粮抵税都不行,这怎能不让人发愁。
若是在以前,谁要是拉一车粮食回家,绝对可以让他炫耀半年。
但是现在谁拉半车红薯回家,路过的乞丐都得笑话两句,不识字的小孩儿都会心生同情。
因为这意味着,这家一个月内的饭食都将是红薯。
眼看着红薯放烂,粟米生糠,百姓们着急万分。
就算过上了富足生活,但哪有浪费粮食的道理。
过去一分粮抵得过十条命,十分粮就有人敢造反,现在吃饱喝足又怎敢忘记以前的苦日子。
如今一亩百担的红薯依旧让人有些不敢置信,纵是满仓,依旧满地种植,人们生怕哪天突然又回到过去。
种地的愁红薯卖不出去,城里的愁一日三餐皆红薯。
可惜这八月里的季节,一稻一熟的关内,实在是没有其他作物可种,就是有,现在种下恐怕也熬不过这个冬季。
大唐年间,想要冬季种粮,除非是反季节。
相比于外面的热闹,今天没人在的徐木原倒是安静了许多。
茅屋学院后院里,一把批成条的竹竿散落一地。
经过火烤后,竹条变的极有韧性。
不知何时,后院那片收获完红薯的地里,插着一排弯成拱形的竹条。
竹条上覆盖一层白色透明物质。
那物质看起来轻盈无比,风一吹便随之抖动起来,看质地,好像猪膀胱一样的东西。
白色膜上附着着一层细密的水珠,透过去向内看,里面竟长了一片绿油油的菜苗。
万物凋零的季节,还有如此鲜嫩的植物,实在是匪夷所思。
一阵风出来,吹落树上不多的叶子。
抖动的水珠洒落下来,使那些菜苗显得更加娇嫩欲滴,好像柔美的女子,欢快的跳着舞。m.ýáńbkj.ćőm
和菜苗同样开心的,还有一群为进入皇家学院而奋笔疾书的士子们。
朱雀大街上从未出现过此等奇观。
今日,朱雀大街格外寂静,所有商铺均打烊,小二贩卒也无一人喧哗。
看着大街尽头,即便在日光下依旧泛着寒光的明光甲,百姓们望而生畏。
在无数千牛卫的护卫下,朱雀大街尽头滕出来一大片空地。
空地上,每间隔一米,前后左右便有一张小桌,桌前各有一学子挥墨题笔。
看着如此壮观考试的场面,李渊也是满眼欣奇。
凡有意愿加入秦天学院,或因鱼与熊掌一题导致成绩不合格者有异议的,皆可台下席地而题。
试卷上,只有两道算数题。
主考官为秦天。
监考者李渊,张悦,唐俭及众位藩王,大臣。
当然了众目睽睽之下,也无人敢作弊。
试卷上考题依旧是前面提及过的:泰山高几何怎测?黄河携沙几许?何解?
有时候,古人的智慧也不可小觑。
时香燃尽,当护卫们将试卷收上来后,秦天再次听卷批阅。
把试卷分为两份,一份作答,一份空白卷,随后唐俭按答念着。
还好唐朝人对学问都比较尊敬,倒也没有现代考试中,不会写也硬要答满,绝不交白卷的想法。
否则秦天要批阅的就不止眼前这些了。
“天下无不可测者,以山阴测山高……”
“以斗水量黄河……”
听着唐俭口中的答案,秦天时而摇头,时而点头。
只要秦天脸色微皱,一旁的张悦便将这张卷子撤下,反之则将其名字记下。
台上,两位大儒服侍一青年的场面,让众学子对秦天的身份更好奇了些。
“答题者二百有余,答对者十数人。”
当唐俭把试卷读完后,张悦将总结好的数据说了出来。
这个人数在秦天的理想之中。
倒是这五花八门的答案让秦天好生意外。
尤其是那位房玄龄以体积测量的想法,更让秦天惊讶。
没想到这落后的山村里,饭都吃不饱,却已经初步有了密度的概念。
此子是个人才,想要选拔村长,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全能型选手,这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此时,若是李渊知道秦天的想法,恐怕房玄龄活不过今晚。
当村长的人才?那不就是造反称帝的人才吗。
天空如一片黑幕,一颗颗闪亮的宝石点缀其上。
风吹树梢折射出灯火的崔璨。
夜幕降临,大唐长安城却成了不夜之城。
今日大举,龙颜大悦,特在万民宫举行盛宴。
早该响起的净街鼓,因为大宴也取消了。 奇书屋为你提供最快的大唐:瞎眼五年,李世民建都罗马?更新,第六十四章红薯泛滥免费阅读。https://www.yanbkk.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