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家人为大乾所控制,不得不做一些违背良心的事情,但是在他心里,像是大乾这种反贼,是不会有活路的。
大明立国二百多年,敢于起义造反的人,多如牛毛,甚至洪武爷的老乡还聚众造反呢。
可大明绵延二百多年过去了,大明还是大明,造反的人却一个个都死于非命。
他们即便是声势再好大,他们的最终归途就是被朝廷大军剿灭。
然后楚行等人,坐上囚车,去接受凌迟处死,诛杀九族。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很多事情,让宋统殷彻底震撼了。
首先是自己兵败金城一事,按理说这种大事,刘宇烈本人肯定是给自己捂不住的。
他能下来做督理军务之事,却无督理之名,首先说就是他属于临时过渡性人物,崇祯根本不看好他的本事,所以连督师都懒得给他。
而自己在朝廷的根基也十分有限,他可不像是武之文一样,有一个首辅做恩师,他是实打实的实干派,靠自己的努力走到今天的。
可是在他兵败之后,朝堂之上竟然有数位正直的御史、数位地方实力派为自己发声,公开便是支持自己。
说实话,宋统殷跟这些为自己发声的人,一点交集都没有。
甚至还有些人,因为政见不同,有过嫌隙。
可人家依然站出来支持自己,反对崇祯给自己治罪的想法。让自己即便是丢了城池,也能继续在安东主持大局。
那么这一切的缘由,就只能归结于大乾对于大明朝堂的影响力了。
大乾并非只有自己这么一位朝廷大员暗中加入了。
这些人收了大乾的好处,或者为大乾所裹挟,暗中为大乾做事。
也就是说,女真人收买、贿赂重臣,让他们为自己做事的那一套,大乾是玩的比女真人都明白,这也就意味着,大乾很可能从短时间内便被消灭的反贼,变成女真人那样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在大明身上吃下一块肉的割据政权。
此外,就是加入大乾救民会之后,通过系统的了解,他本身对于大乾的实力以及政治纲领的了解,让宋统殷觉得第一大乾很强,他能够横行山东是有他的道理的,他跟白莲教那种起义军完全不同,他们的政治生命会更加漫长,第二大乾真的是在为民请命,他们发起的战争具有正义性,是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的。
虽然他的纲领并不是很成熟,但是以宋统殷多年的宦海生涯来说,他敏锐的察觉到,大乾是要做一件极其伟大的事情。
他们如果成功了,很有可能改变这片土地几千年来的命运。
至于这个改变是好是坏,宋统殷到至今尚且不敢下结论。
再次,便是大乾在战场上的实力了。
金城之战,大乾只是派遣了一个将军过来,就将自己打的屁滚尿流了。
这一次更加恐怖,是大乾的君主亲自率兵。
而且听从侦骑斥候汇报,南下的大乾虽然分兵,但是南下的士兵数量依然极其庞大。
甚至还有专门用来拉火炮的庞大车队。
扛着火铳行军的士兵,数以万计。
这可不是之前的小打小闹,而是势力庞大,纵横一省之地的数万大军。
这拿什么打?
人家可以纵横一省之地,而自己只有三分之一的淮安府了。
更不要说,还有大量的明军俘虏加入大乾,调转枪口跟着大乾一起进攻。
这种排山倒海的力量一股脑的砸过来,安东根本就守不住,恐怕淮安府城都要守不住。
别说宋统殷知道这件事情,兵部侍郎刘宇烈也是这么想的。
人家直接一道命令,把原本已经派到安东增员的数千士兵直接给抽调了回去。
同时也是给宋统殷去信,让他严守安东,若贼来攻,当见机行事,不可莽撞!
这话基本上就差直接告诉宋统殷:安东还守个屁啊,赶紧把军队给本官带回淮安府城来!
宋统殷自然是能够听的懂兵部侍郎刘宇烈的话的,而且迟迟看不见淮安府城那边的援军抵达,宋统殷已经知道侍郎大人怕已经是彻底放弃安东了。
不过他多少还是抱有一丝幻想的。
比如他之前,就曾经期待过大乾在睢宁那边儿吃点亏,打个十天半个月的。
到时候自己手下的力量极其充足,也不至于惧怕楚行了,给大明打个漂亮仗。
到时候脑怕是老婆孩子都凉了,他也无所谓。
只要自己赢了,名垂青史,封官进爵,荣华富贵不愁。
大不了媳妇重新娶,孩子再生。
可现实实在是太残忍了,睢宁连一天都没守住,就让人家大乾直接给砸碎了。
这让宋统殷意识到一个问题,大乾压根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对抗的。
要知道,睢宁可是有差不多两万兵马呢!奇书屋
那是两万人活活生生的人,手拿武器的士兵,可不是两万头猪。
关键是两万头猪,还得抓上十天半个月呢。
相比之下,安东有什么优势?
屁优势都没有!
还有自己这么个头号明奸!
兵将的优势丝毫没有,城防也只是加固了一些。
但是说到底,他也只是一个县啊!
这守的话,肯定是守不住的。
不过宋统殷是个明白人,他所做的一切,首先是不能危害到百姓。
王朝更替,两国交战很正常,但是百姓是无辜的,他不管是在大明一方,还是在大乾一方,都不能让百姓受苦。
不然自己一声的名誉就彻底毁了。
其次,即便是彻底倒向大乾,也要做做样子。
人家还没来,就直接跑,有点太不像话啊!
虽然大乾的黑暗势力可以暗中发动保护自己一次,两次,但是崇祯老爷子一旦真相让自己死,别人怎么保自己呢?
索性自己也是做了一些事情的,比如说囤积了一批火器,准备献给楚行,为自己的未来谋取福利。
比如粮草自己已经封存了,保证大乾来的时候,不至于一把火全都烧了。
所以他敢呆在安东,等到大乾军来的那一天。
甚至他还暗中写信,让大乾配合自己,让自己打几场胜仗,这样自己的地位才能继续稳固。
如今,伪乾贼军的前锋出现了,这也就代表着,是时候该走了!
自己已经为万岁爷,为大明王朝守了安东长达两个月,将士们也是坚守到了最后一刻了。
自己为大乾准备了火铳,火炮,粮饷,青壮。
真好,我宋统殷在保证老百姓利益的基础上,同时为两外君主效力,而且都尽职尽责。
如今,是时候撤退了!
不过大乾是君主是真的讲信用。
在收到自己的信之后,确实派了两支三流部队,人虽然不多,但是旗号啥的都非常齐全。
甚至尸体,大乾方面也准备了,用石灰腌制好了。
双方在战场上冲杀了一阵,伪造的军旗和在睢宁战场上的明军人头都归了宋统殷。
于是乎宋统殷的履历上,就多了一道。
带领大军与大乾前峰打的有来有回,斩首三千余级,俘获大乾的卫所级别的军旗两面,全歼大乾豹骁军。
这份功劳足够他宋统殷升官进爵了,即便是安东之战输了,也不影响他的安危。
于是乎,诡异的事情开始发生了。
因为楚行跟宋统殷之间的暗箱操作,基本上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
其它负责此事的秘密部队,对于这种事情肯定是要守口如瓶的,所以在大乾救民军的先锋部队抵达安东之后,并不知晓此事。
而且,他们没有第一时间就急匆匆的攻城,而是打探情报,得知此地已经被明军经营了许久,而且
从远处看来也是能够看到城墙附近有着众多新修筑的防御工事。
城内的明军也是非常多,根据诸多情报显示,城内守军已经接近三万之数,甚至加上青壮有可能达到五万。
这一切都是表明安东的城防力量还是很强悍的,即便是不如淮安府城,但是应该也差不到那里去了。
所以大乾陆军的先锋第五步兵团抵达安东城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发起进攻,而是警戒周边,同时向周边派遣部队进行搜索,免的附近有明军埋伏。
这不看不要紧,这一看却是被吓了一大跳,因为他们没有在安东的西城墙上看见众多的明军士兵,要知道昨天的时候城头上可是有着密密麻麻的明军呢,但是今天虽然也能够看见城头上守军,但是人数却是不多,甚至可以说得上稀少了。
甚至有几个胆子大的骑兵都是靠近了距离城墙只有几十米的地方,但是城头上依旧没有冒出明军来弯弓射箭攻击他们。
这种事可不是正常情况!
率领侦骑的骑兵排长果断的是侦骑绕过了西城墙,然后朝着其他几面城墙而去,结果也是看到了诡异无比的情况,虽然说在其他方向他们看到了少许守军,但是城头上的守军比西面城墙的更少。
城头上没有明军?是躲在城墙后还是去了那里?
侦查骑兵们是有些搞不懂了!
率领骑兵的排长又是一阵苦思后,然后就是麾下四五个骑兵朝着江边而去!
当他们一路狂奔到江边后,就是看到了让他们惊讶无比的一幕!
江边停泊着众多船只,而且这些船只已经是大多扬帆起航,少数没有扬帆起航的船只也是有着众多人在上船!
看到这一幕,这些骑兵那里还想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啊,城内明军肯定是想要跑,而且是已经跑了。
很快,侦骑就是把情况汇报了上去,第五步兵团很快就是做出了反应,大军立即出发,立刻开始攻城。
不过他们这一动,那些明军就是跑的更快了,船只迅速开动,没上船的明军士兵也是直接朝着南边狂奔而去!
眨眼功夫呢,涟水上的数十艘船只就已经是顺江而下,同时岸边上的几千明军也是拔腿就跑跑,而且跑的速度还特别的快。
虽然当时的第五步兵团的团长紧急下令发动进攻,但是人家宋统殷也是早有准备的。
给大乾国主留下了将近两万青壮,将近一千五百余支仿制的大乾火铳,十余门火炮的大礼。
至于粮草啥的,也提前封存了,保证大乾有饭吃。
他自己则带着两万多军队,直接疯狂往南逃窜。
于是乎,大乾王朝大都督府的一群作战参谋以及军官们所筹备的安东作战计划还没有用上呢,就已经是宣告彻底废弃了。
因为明军根本就没有死守安东的打算,直接一路狂奔南下! 奇书屋为你提供最快的明末大寨主更新,第四百八十五章 跑路专业宋统殷免费阅读。https://www.yanbkk.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