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枪还远吗?
有了火枪,以大唐的国力,还怕谁?
李承乾自己意淫着大唐的未来的时候,李世明正在观察着战局。
按照之前的计划,要把突厥人放到长安城下来。
给突厥人提供攻城的机会。
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为了充分地发挥出大唐的优势来。
突厥人全都是骑兵。
而大唐的军队,大多数都是步兵。
骑兵对阵步兵有天然的优势。
用大唐的步兵,去野外跟突厥人的骑兵打。
那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
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现有的城墙,阻拦突厥骑兵的攻势,然后还可以利用地利,不断地去消耗突厥骑兵。
消耗他们的兵力的同时,还能够消耗他们的锐气。
现在突厥大军刚来长安城下,还处于兴奋状态这个时候,跟他们在野外对阵,肯定是不行的。
李世明他们现在就只有等。
等着突厥人继续攻城。
等着突厥人受挫。
待到突厥人有了退意。
再冲出去,一鼓作气,击垮突厥大军主力。
别看突厥骑兵的数量多。
只要把他们分散了。
凭借着大唐的实力。
能够轻易地把他们各个击破。
问题就在于,如何才能够一鼓作气,把突厥大军击溃呢?
李世明在想着这个问题,城外待命的尉迟敬德也在绞尽脑汁地想着这个问题。
长安城外,突厥大军之中。
颉利可汗望着前方的攻城战,脸色阴沉,眉头皱成了川字。
他有想到,攻打长安很难。
但是没有想到,会这么难。
一个时辰不到的功夫。
突厥丢在了数千人命。
硬是连长安城的城垛都没有摸到。
这样下去,可能把数十万突厥人都丢在长安城下,都很难攻破长安城了。
看着如此情形。
颉利可汗是第一次生出了退意。
不久前,得到前锋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他都没有生出退意。
现在……
他是真的有些怕了。
谁特么说长安城空虚的?
两万先锋大军,不声不响就给全歼了。
现在来到了长安城下,一攻城,长安城里就冒出来数不清的箭矢。
颉利可汗有种掉进陷阱的感觉。
他都开始怀疑,长安城内所谓的内应,是不是故意把他们引到长安城来收拾。
望着一群群的突厥儿郎,倒在城墙下,颉利可汗心痛无比。
这么多的青壮。
要多少年,才能够补起来啊。
城楼上,李世明跟颉利可汗遥遥相望。
“颉利可汗就在那里……”
“在哪里?我怎么没有看见呢?”
李承乾一脸好奇地伸头张望。
“你看不见很正常,我是感觉到的。”
李世明一本正经说道:“我感觉到他在看着我。”
“……”
李承乾有些无语。
与此同时,他突然想到了什么。
一拍脑袋说道:“父皇,儿子先回去了,我突然想到有个好东西要做,应该能够对这场战争帮上一些小忙。”
“你小子……之前还信誓旦旦地说要一直站在这里鼓舞士气,怎么才过去这么一会儿,就要跑路了?”
见李承乾想要离开城楼,李世明没有强行挽留。
在他看你,李承乾还是个孩子。
刚开始的新鲜劲儿过了,想要走也是正常的。
何况,在这里也不是那么安全。
万一要是有流矢伤到了李承乾,他回去还真的不好交代。
于是他挥了挥手,道:
“去吧,去吧,注意安全!”
李承乾在程处默的护卫下,朝着皇宫飞奔而去。
直接冲到袁天罡的跟前。
气喘吁吁地对袁天罡说道:
“袁先生,快给我再烧几块琉璃出来。照着我画的图纸做。”
李承乾一边说着,一边给袁天罡画了几张图。
虽然说有些不太美观,但是,由于多次的合作。
袁天罡还是很快地领会了李承乾的想法。
烧玻璃这种事情。
一回生二回熟。
没过多久。
袁天罡就给李承乾烧出来了好几块特定形状的玻璃。
李承乾挑挑选选地找了两块合适的。
然后给袁天罡画了图纸,让他用铜给烧筑一支竹筒形状的东西。
李承乾自己,拿着选好的两块玻璃。
找人弄来了木片,开始尝试着捣腾他的简易的望远镜。
用木片好不容易把两块不同的玻璃绑在一起之后,尝试着看了看。
“嗯,不错,虽然有些模糊,但是大致能够看得清。”
李承乾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拿着简易的望远镜,跑去找袁天罡。
让袁天罡,按照木片的尺寸,给他做了一个望远镜,再把玻璃给安装上去。
一个铜壳的望远镜,就这么诞生了。
李承乾拿着望远镜,看了看感觉还行。
就是外观嘛,有些不太美观。
这个以后可以改进。
“陛下,这物件是什么东西啊?”
袁天罡一直在按照李承乾的要求做事儿,做出来的东西,他没有见过,只能在一旁看着李承乾在那里尝试,干着急。
所以……
见李承乾尝试完之后,就忍不住想要自己也拿过来瞧瞧。
“望远镜!借助它,我们可以看到数百米,甚至是几里之外的东西!”
李承乾笑着说道。
“啊?有这么神奇吗?可以给贫道瞧瞧吗?”
袁天罡一脸期待地说道。
“好,你看看。”
李承乾把手中的望远镜递给了袁天罡。
袁天罡拿着望远镜,学着李承乾的样子,眯着一只眼,看向铜镜之中。
“啊!”
一张大脸盘出现在他的眼前,把他吓了一大跳。
仔细一看,才发现有点儿眼熟。
这特么不是程处默吗?
然后他拿着望远镜,开始向着远处看去。
“真的,真的跟陛下说的一样,我看到了宫墙上的护卫了!居然如此神奇!还有还有……哈哈哈哈……”
袁天罡像是一个得到心爱玩具的小孩子一样,看了这里又想要看那里。
“咳咳……袁先生!”
“呃,陛下。”
袁天罡有些依依不舍地把手中的望远镜还给了李承乾。
“袁先生,你要是喜欢,有空就直接做一个就是了,反正现在你也会做了,这里的材料也足够。”
李承乾道:“我做这个望远镜,是为了让前方打仗的将军,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敌情,这样一来,胜率就更大了。” 奇书屋为你提供最快的大唐:八岁造反,送李世民成太上皇!更新,第六十三章 做个望远镜免费阅读。https://www.yanbkk.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