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屋>穿越小说>大明公务员>第三十一章解缙的想法
  第三十一章解缙的想法

  背后如何沟通,自然不用多说了。

  很快江南士大夫就妥协了。

  很多事情,就这样轻飘飘的通过了。

  当然了,白话文方案在定国是会上通过的时候。自然也有一些人被气的吐血。被硬生生抬出去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整个方案的通过。

  何夕自然都会有回报的。

  修改之前的方案,落实了他的诺言,并建立苏州大学,杭州大学,白鹿洞书院。福州书院。总共十二家大学。当然了,这大学之中,也分层次的。

  一般来说,南北国子监,自觉自己是最高学府,是太学,高于这些人一等。而北方几个书院,又觉得自己老资格,要比这些后进书院底蕴深厚。等等。

  何夕自己或许没有觉得,但是他这个决断,其实奠定了今后一百多年的政治格局。

  甚至有史学家一针见血的评价,有明一代,明初之后所有政治斗争,不过是十二家的大学的内战而已。

  这也是何夕没有想到的。

  科举废除了。以科举座师同科同年等拉帮结派的情况也一并进入了历史的垃圾箱中。但是,以学校为枢纽的争权夺利,反而起来了。

  每一个高校的圈子,都是遍布军中,朝中,商界,海外等各方面的。后期不是没有大量兴建学校,但是即便是新建学校,其中自有脉络。该是那一派在什么圈子里,外人或许不知道,但是局中人却是很清楚的。

  当然了,这种情况下,在何夕,朱雄英等人有生之年,还没有太大的矛盾。

  毕竟,朱雄英在何夕面前唯唯诺诺,以柔克刚。但是,他本人其实也是一个人物。只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英雄人物总是要被时光的长河给淘尽的。

  历史之中。总有一些时无英雄,令竖子成名的时代。

  那个时候,才形成了谁也无法撼动的利益圈子。

  这都是后话。

  ------

  “真让他做成了?”朱雄英喃喃的说道。随即转过身来,对身后的解缙说道:“你觉得,首辅今日所做所为,是对是错?”

  解缙也是在准备争夺,何夕留下来的首辅之位。

  可以说,杨士奇与解缙两人就是未来首辅的最热门的选择之一。

  不过杨士奇的问题在于,如何能得到朱雄英的谅解,而解缙的问题在于,他怎么向朱雄英保证,他其实能够掌控天下局面。

  解缙自然不是孤家寡人。

  但是问题是,整个大明朝廷,都是何夕建立起来的。想要接管朝廷上下,就必须要接管何夕派系,在这上面,杨士奇有天然优势。

  毕竟,他很长时间支持庶务,这天下交到杨士奇手中,最少不会出乱子。

  而解缙却没有这种经历与经验,这让朱雄英,乃至天下人很难相信解缙,觉得解缙能胜任这个位置。

  这也是解缙最头疼的地方了。

  他在内阁处理的都是并不怎么重要的位事务。都是比较务虚的,而今何夕将心思转到这上面了。他在内阁之中,连这上面的权力也很难保全了。

  而且杨士奇对解缙的情况也是很了解的。虽然说不会正大光明的出手,但是暗中给几下绊子,就足够解缙狼狈了。

  不是解缙不聪明。奈何,整个体制都是何夕为主,杨士奇为辅打造出来的。杨士奇是规则制定者之一,在这一套规则之下,想要为难解缙,简直是太简单了。

  解缙也只能吃哑巴亏,明知道是苦,却不能说出来。因为说出来,就更显得无能了。

  无能的人,是很难委以重任的。

  这其实,才是解缙一直思索的事情。

  不过,朱雄英问了,他也要回答。解缙说道:“首辅的想法,其实很明显了。想让定国是会,成为上情下达的通道,只是,未免优容太过了。特别是,此次请来的人,多是当地土豪,少有士大夫。恐怕会令天下士人不舒服的。”

  解缙本质上是一个旧氏的读书人,解缙也以自己这个身份而自傲与高兴。虽然说,时过境迁,何夕的新学崛起了。

  但是解缙骨子里,还是不喜欢何夕所谓的新学。毕竟,他对儒学下了苦功夫的。在这方面钻研极深,如果,大明朝廷忽然改弦易辙,解缙的强项就被人为的给平了。

  解缙怎么可能高兴啊。

  其实解缙与江南士大夫们是有很多共同语言的。只是,解缙并没有决定与这些人勾连在一起。原因很多。

  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解缙不确定,何夕到底如何对这些江南士大夫。他不敢站在何夕的对立面。所以他要先看看。

  第二,解缙心高气傲,自诩在何夕之下,无人可敌他。他即便与江南士大夫有联系,也一定要以他为首的,也就是收复江南士大夫为己用。

  第三,那就是江南士大夫们,也未必将解缙看在眼里。

  他们是被何夕给折腾怕了。但是不怕解缙,甚至在很多人看来,解缙是谁啊?

  最少,在整个南北之战中,解缙并没有什么让人眼前发亮的决断与作为,自然不被人看在眼里。

  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今日这个局面,对解缙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解缙麾下比起何夕的派系,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解缙麾下都是他这么多年收拢得愿意站在朱雄英这边的文官。数量并不多,而今南京官僚体系,几乎被丁显,与何夕前后折腾的快散架了。即便有一些人,也不足以让解缙拉拢。

  所以,解缙其实很早就准备,将这些人拉入麾下。利用他们的势力,在朱雄英面前固宠。

  在解缙这一番话中。充分的体现了他自己的思想。觉得对定国是会参与者宽容太过。那是因为,整个定国是会的代表,背后都有实力。一句,几乎任何一个人回到自己地盘上,一声令下,召集几百个壮汉不成问题。

  这些人不能说不读书,但是他属性却不是读书人的属性。说得好听点,叫做地方派系,说得不好听一点,叫做豪强。

  即便是读了书的人,也是豪强。

  在解缙的世界观之中,这些人根本不配参与这样大会的资格。大会之中所有与会代表,都必须是他们读书人才对。

  是的,解缙其实并不反对这一场大会。

  因为中国历史上,也有过这样的会议,汉代的盐铁会议等等。君王与大臣,坐而论道,解决朝廷之中重大问题。

  想想都让解缙觉得舒服,但是前提上,这是给读书人的礼遇,这些人是什么东西,他们也配?

  朱雄英说道:“你觉得,首辅今日做成了没有?”

  解缙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成与不成,就要看看,有没有人敢为人之先了。出这个头了。或许,首辅已经安排好人了。”

  朱雄英说道:“也是。不过,在座的都不是傻子。真的用心,还是逢场作戏,是能看出来的。”

  解缙忽然起身,说道:“陛下,臣今日是有一件事情,请陛下恩准的。”ýáńbkj.ćőm

  朱雄英说道:“说。”

  解缙深吸一口气,说道:“臣请为应天府尹。”

  前文说过,在何夕的新规划之中,顺天府尹,与应天府尹,看上去是一个府,但是本质上是一个小省。而且南京与北京都是重点发展工业。在各方面都高过其他省份。

  所以,顺天府尹与应天府尹全部是高配。

  两者可以是说是天下疆臣之首。

  但是即便如此,解决离开内阁,就任应天府尹,也很难说是平调。毕竟。内阁才是天下权力的中心。这一点,连朱雄英也不能反驳。

  朱雄英说道:“自古以来,猛将起于行伍,大臣起于郡县,朕对你一直是寄以厚望的。而今,解大人想明白这一点,朕心甚慰。应天府尹这个位置,朕为你定下来的。希望,你今后在应天府尹任上,好好做事,将来,朕对你自有安排。”

  解缙大喜过望,终于确定他是做对了。

  大明文官体系与西方文官体系是不一样的。因为没有事务官与政务官的分别。是官吏一体的。特别是何夕尤其强调这一点。

  再加上,何夕扩充了无数政府职能,让大明朝廷,特别是中枢运行,越来越复杂了。公文简直是如山如海。不是一般人,不要说是掌握这一艘大船了。连理清头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真正想要掌握天下大事的首辅,必须有娴熟的政治手腕与技巧,对下面的真实情况,有着很深刻的认知,是那种谁骗不了他的狠人,对整个朝廷运作规则,信手拈来。

  想要读几本史书,说几句心性,就能将内阁主持好。那根本就是痴心妄想了。

  除非内阁大权,愿意被下面人给架空。否则的话,今后,进入内阁的人,只能是从下面一层一层杀上来的悍臣。

  否则,根本掌控不了这个局面。

  那种读书中翰林,坐上十年冷板凳,一朝成为内阁中人的事情,今后也是想都不要想了。根本不可能了。 奇书屋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公务员更新,第三十一章解缙的想法免费阅读。https://www.yanbkk.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