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家三个大人,两个小孩子,
为了旅途方便,聂怀远直接包了一个火车卧铺包厢。
路上该吃吃该喝喝,感受到路途的顺遂的同时,聂母心里多少有点小遗憾。
以前坐火车,周围会坐上同行的不认识的陌生人。
这个时候的人心情淳朴,很是健谈。
漫长而无聊的火车旅途中,大家互相聊一聊,既丰富了阅历,又交到了新的朋友。
聂母本来想着趁着这次火车,要是旁人问起,她正好可以炫耀自家出了5个大学生。
结果儿子出手大气,一下包了整个火车卧铺包厢。
她连炫耀的机会也没有。
自己一家人处在一个车厢里也没有坏处。
程颂宁和聂怀远在上牙榙村待了好多年,结交了很多好朋友。
他们一家人准备坐火车走时,村里的村民知青点的知青,包括镇上程颂宁和聂怀远的同事都给他们家准备了送别礼物。
有的是一小袋红豆,有的是辽省特产的点心,还有一些自己做的小家具、小玩意儿。
本来有些东西程颂宁他们是不打算收的,架不住乡亲们太热情。
大家送的礼物装了三个麻袋,才堪堪装完。
还不算他们在上牙榙村生活时常用的日用品。
聂怀远看这架势,不得不又往沪市拍了一封电报。
告诉来火车站接人的聂家人准备个大一点的车来搬东西。
“他聂婶终于回来了?带这么多东西呀,”
“哎呀,这就是你的孙子和孙女吧,长得真水灵,小孙女长得真漂亮,长得和洋娃娃一样。”
火车站下车后跟来接应的聂家人碰头,一家人带着行李慢悠悠的往家走。奇书屋
进家属楼后,聂母一马当先抱着冉冉走在最前面。
听到动静的左邻右舍探出头,凑过来和聂母打招呼。
“是是是,回来了坐火车可不容易的嘞,还好我家怀远包了个包厢,没有人路上还安静些。”
“啊,这些呀,这些都是我儿子和儿媳在东北时要走的时候那些乡亲送的礼物。我们都说不要了,他们非要送。”
“没有什么贵重东西,就是东北特有的山珍,还有些粮食什么的。”
周围聚在一边眼带好奇和羡慕的邻居越来越多,聂母抱着冉冉往前走了几步,索性就不走了。
临回来前,程颂宁特地带着聂母去辽北的理发店烫了一个有东北特色时髦的小卷发。
配上聂母在下火车前新换上的小羊毛衫小裤子,显得格外的时髦。
在后面扛着一麻袋土特产的聂怀安往前走了几步,凑近他哥聂怀远,
“上次回家的时候也是,咱妈可能炫耀了,大哥,你瞧见没,咱楼下的宋婶儿眼睛里火星子都快冒出来了。”
聂怀安有些感叹的摇摇头,女人之间的攀比太可怕了。
宋婶儿的儿子和他大哥聂怀远差不多同时下乡。
在下乡的这几年,聂怀远隔三差五就往家里寄吃的用的。
宋婶家的儿子每次寄回家的只有薄薄的一封信。
宋婶儿一收到信就忙不迭的去邮局汇钱。
聂怀安还听说了,宋婶家的儿子今年也参加了高考,好像是没考上。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宋婶家的儿子下乡现在还在村里挣扎,他大哥不仅考上大学回来了,娶的媳妇儿还是大学生,而且还有两个孩子。
宋婶儿看着聂母站在那里,她脸上止不住的笑容。
宋婶儿想刀人的心,眼睛是藏不住的。
……
客套一番后,聂家人终于上了楼。
聂母是最后上来的,
等她抱着冉冉回家后,聂家人已经在客厅里,安置从辽北带回来的东西了。
今天聂母和聂怀远夫妻回家,大姐二姐夫妻都去火车站接的。
想到带回来的东西多,人也多,怕小孩子太吵容易乱,两家人有默契的都没带孩子。
大姐聂怀珍和二姐聂怀帆帮着程颂宁一起收拾土特产。
看着从麻袋里拿出来的干蘑菇干木耳,红豆、玉米撒之类的粗粮,还有干了的兽皮和腊肉,聂怀帆的眼睛都直了。
“弟妹,你们带回来的东西好多。”
程颂宁瞧瞧聂怀帆和聂怀珍面前摊出来的东西,不仅种类多,份量也可观。
明明她记得打包时没有这么多东西啊。
看着二姐脸上惊讶的表情,程颂宁解释道。
“里面有些东西是东北的朋友送的,还有一部分是我和怀远在当地买的。”
这次从辽北回来,程颂宁和聂怀远估计有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再回去了。
有些平时用得惯的,还有一些东北特有的,他们就采购了一些。
平时留着自己用或者送人都可以。
聂怀安和聂父在旁边收拾另一袋东西,
看着大姐二姐那边整理出来的,感叹了一句。
“我的个乖乖呀,这都快赶上供销社了。”
聂母抱着冉冉进来时,刚好听到了小儿子的话。
她笑着横了小儿子一眼,
“怀安,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
聂怀安伸手往大姐面前的那一堆一指,
“妈,你自己看,就这些粗粮,还有兽皮供销社都没有咱家的全。”
聂母低头一看,
“是有点夸张哈。”
她和程颂宁想的一样,当时打包时也没觉得东西这么多,方便收拾的就都带回来了。
没想到运回沪市后,打开一看会有这么多东西。
聂母是一家之母,对于家里东西的运筹帷幄是她的职责范畴之内。
“你们几个把屋里的东西都收拾好,该归置的归置。怀帆,怀珍,你们两家的礼物,颂宁提前给你们准备好了,等会儿拿着回家,晚上带孩子出来,咱们一家一块吃个饭。”
聂怀帆性子爽朗,她笑着看向在一旁收治的程颂宁。
“弟妹,妈说,你特地给我和大姐收拾出来的礼物,准备了什么好东西呀?”
聂母说的话,程颂宁也听见了,
她站起来找了找,从靠近门口的袋子里拎出两个提前打包好的、有到人小腿高,看起来有十几斤的袋子。
“大姐二姐,这两个袋子里的东西是一样的,里面有辽省特有的粗粮,山珍,各有两颗老山参,还有一些适合给小孩子做贴身衣服的纯棉细布。”
聂怀珍腼腆的看着程颂宁,
“弟妹,你准备的东西会不会太多了,你再拿回去一点吧,太让你破费了。”
二姐聂怀帆也觉得不太好意思,
“就是啊,弟妹,准备的东西太多,太贵重了,要不你把山参拿出来吧,好留着给家里人用。”
听着两位大姑姐的话,程颂宁心里一阵熨贴。
她不由分说把两个袋子塞进她们的手里。
“二姐,瞧你这话说的,咱们不就是一家人吗。东西给你们用正正好,还有,”
程颂宁顿了一下,看了一眼在旁边忙着指挥的聂母。
“这些东西不是我一个人准备的,是我和妈还有怀远三个人商量着准备的。咱妈去东北帮我和怀远照顾孩子时,家里多亏两个姐姐照顾,我们送点东西也是应该的。”
聂怀帆挑了下眉,
“爸也是咱爸,这有什么好感谢的。都是一家人。”
聂怀珍点头。
“对,都是一家人,”
程颂宁笑着道。
“大姐二姐,既然都是一家人,东西你们收着,东西带回去,两个姐夫也高兴。”
二姐夫听后在旁边应了一句。
“弟妹,你们一家人回来了,就是不拿东西,我们也高兴。”
聂怀帆横了自己丈夫一眼,
“就你会说话。”
全家人哈哈大笑,
聂母看东西收拾的差不多了,连忙赶着两个女儿女婿回家。
“行了,你们两家快回家歇歇,等到了晚上,把孩子们都带过来家里一块聚一聚。拿好礼物。”
聂怀帆痛快点头,
“那行,我们晚上再来。”
大姐聂怀珍最细心,
“妈,我看家里还乱着,要不我帮忙收拾一下再走?”
聂母摆了摆手,
“不用了,你们先回去,等晚上再来这些我们收拾收拾就行。”
聂母赶人赶的很痛快,
聂怀珍仔细看了看再没有要收拾的,和妹妹一家离开了娘家。 奇书屋为你提供最快的七零:高冷男知青处心积虑想娶我更新,第493章 回家,炫耀免费阅读。https://www.yanbkk.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