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屋>都市小说>吃饭穿衣>第 672 章 攻城
  如果这两千人的攻城,试探出大同革命军根本没有枪炮的情况下,阿济格就可以将大同城团团围住。

  没有枪炮的革命军,在阿济格眼中就是刀俎上的鱼肉,任自己随意切割。

  大同城出现革命军对清廷来说是极其意外的,驻守在大同的清军也没有像样的火炮和攻城器械,阿济格此时只能是动用最常见的木质盾车、云梯和大量的弓箭手。

  因为,对清廷来说,大同就相当于清廷的堂屋门,连大门都算不上。

  清廷的真正门户,是毗邻革命区的宁夏、陕西,山西顶多算得上清廷的二门,清廷没必要在自家的内院布置大量的精锐和精良的武器装备。

  对大同城革命军来说,他们跟清军比起来,甚至连像样的弓箭手都没有。

  好在大同位于边疆地区,这里的军队对战争并不陌生,百姓们对战争也习以为常了,民风的彪悍程度不亚于甘凉地区。

  大同的军队,战斗力虽不是最强的,但绝对不是最弱的。

  这里的百姓本来都不惧怕战争,此时跟着革命军打清军,他们更是斗志昂扬,见到了清军攻来,一个个激动得手心冒汗。

  清军八旗兵最不擅长的就是攻城,阿济格此时麾下的八旗兵不过一千多人,阿济格是不会让这些八旗兵充当先锋去攻城的。

  吴惟华的军队战斗力很强悍,虽然都是汉军绿营兵,但也绝对是阿济格麾下目前所能统领的精锐,阿济格也不会让他们充当攻城先锋去当炮灰。

  在清军这边强大的弓箭压制下,以及一辆辆木质盾车的掩护下,两千清军逐渐地推进到了城下。

  城头的弓箭手数量不多,羽箭的数量同样不多,他们的弓箭是无法对攻城清军形成有效打击的。

  与其射不中清军而浪费了羽箭,倒不如放清军走得近些,用城头上堆码好的滚石、檑木和热油杀伤清军。

  在杨振威的军营中,搜集到了一二十桶的火.药,这几天在姜瓖督促下,制作了许多陶□□。

  这样的炸弹可装填二斤火.药,里面混合以碎石、铁钉、铁屑等物,外壳是烧制成型的陶土。从城头扔下,只要不刚好落在石头上,外壳是不会碎裂的。

  这样的陶土弹,将作为大同城守军最危急时刻使用的秘密武器,现如今的两千攻城清军,一看就知道是阿济格的先锋诱饵,姜瓖以为绝对有把握将之战败,于是就建议唐以杰不动用陶□□。

  在弓箭手的掩护下,盾车的保护下,清军靠近了城下。用云梯搭在护城河上,刀盾手接过后面传过来的木板一块块铺在云梯上。

  只要清军过了护城河,他们就可以再次用云梯搭在城头上,攀爬云梯登城。

  时下天寒地冻,护城河早已经冻结,已经失去了护城作用,其实清军完全可以不用在护城河上架设简易的“木桥”。

  只不过下到护城河里,再往对完爬,极易受到城头守军攻击,清军宁可费时搭建临时木桥。

  清军能够从容不迫地搭建木桥,主要是城头守军的弓箭手太少,对清军的有效杀伤太低,这也导致清军不跳下护城河,然后翻越到对岸攻城。

  北方由于河流少,常年比较干旱,很多城都没有设计护城河,故而将城墙修筑得高大坚固。ýáńbkj.ćőm

  大同城虽然有护城河,但一年之中有半年的时间护城河不是干涸就是冻结,这半年时间护城河其实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攻城,是冷兵器时代最困难的一种战争,大多数的情况下,攻城一方都选择围而不攻,困死城内守军。

  阿济格被赶出大同城,恼羞成怒下发动了自己最不擅长的攻城战。

  这主要是阿济格害怕革命军的后援部队到来,自己就从此失去了大同。

  大同距离北京很近,中间只阻隔着宣化。

  如果革命军控制了大同,那对清廷来说就如同脑袋上悬了一把利剑。

  在清廷还没有准备好撤出北京前,大同绝对不能被革命军控制。

  大同城的革命军将讯息传了出去,阿济格同样也将讯息传到了北京。

  接下来,就看谁的反应更快一些,更早地将枪炮运送到大同来。

  相比之下,革命军的核心在兰州,距离大同更为遥远,如果双方都打算动用火器掌控大同的话,估计阿济格已经将大同拿下并修筑好了损坏的城墙后,革命军那边的枪炮还没有到。

  因此说,阿济格愤怒归愤怒,他还是能够沉得住气,敢于跟大同革命军耗下去的。

  唐以杰“自封”为“晋北革命师师长”,这一点还没有得到革命司令部的承认。

  再说,革命司令部近期的战略重心不在东方,更不在大同,而是在西域。

  如果革命司令部得到信息后训斥唐以杰一番,并坚持不派兵支援唐以杰,唐以杰也是非常无奈的。

  相较之下,唐以杰的处境远比阿济格困难。

  不管怎么困难,眼下面临的战争是考验大同城守军的时候。

  大同城的守军,只有两千多人杀过人见过血,上过战场的人数不到一千五百人,大多数的人都没有真正上过战场,他们的战斗力很值得怀疑。

  城头上,已经有人不小心被城下清军射杀了,城下清军被射杀的可以忽略不计。

  清军的攻城部队中,混杂的弓箭手不但数量是城头守军的三倍,而且都是弓箭手中的佼佼者。

  在弓箭手这一方面的比拼中,革命军完全落于下风。

  第一架云梯靠在了城墙上,一名瘦弱的战士刚想顶开云梯,被督战的姜瓖给阻拦。

  姜瓖带兵多年,经历过的战争不是十次八次,他知道刚开始阶段能够攀爬到城头的清军数量非常少,对守城者威胁不大,守城者这时必须沉得住气。

  等到大量的清军都把云梯靠在城墙上,很多的清军开始爬上云梯后,动用滚石檑木对清军的杀伤才最大。

  再说,清军的弓箭手非常刁钻,城头守军只要一露头,就会被清军弓箭手射杀,放少量的清军登城,清军的弓箭手“投鼠忌器”,害怕伤到自己人,他们就会适当地减少射箭。

  另外,革命军携带的羽箭数量是有限的,此时清军的弓箭手差不多已经用掉了一半的羽箭,等到清军弓箭手的羽箭用得差不多时,就是守城革命军发威的时候。

  唐以杰经历的战争太少,这几年主要是跟土匪的小规模打斗中掌握了一些战争的小技巧。指挥大规模的部队攻城守城,不是唐以杰能够胜任的,唐以杰也就非常知趣地将指挥权交给了姜瓖。

  再说,唐以杰“退到幕后”,也便于危机时刻脱身逃出大同城到周边的山寨中去避难。

  姜瓖被委以重任,数年来第一次体会了统兵数千并指挥作战的快感。

  数年来忍气吞声,已经被人看作是懦夫,在大同的存在感非常低。

  此时被革命军委以重任,数千将士都听自己指挥,这让姜瓖重新找回了做人的尊严。

  这次战争如果最终胜利了就不说了,如果失败后战死,姜瓖也算是死得轰轰烈烈,因为这是代表革命军为天下百姓而死的。

  革命军其他的本事且不说,鼓舞人心的话总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让人热血沸腾。

  或许,这都是从姬国卿那里学到的,任何时候都能将话说得大义凛然、肃然起敬。

  几日来,唐以杰不少带着姜瓖、杨振威在士兵中间、百姓中间宣扬什么“革命精神”、“人民至上”、“为民而死,永垂不朽”、“死了我一个,还有万万人”、“大同闹革命,就不能过于依赖革命司令部,大同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最终的胜利是属于革命者的”、“满清残害百姓,为祸天下,甚不得民心,早晚有一天被革命之烈火焚烧成灰烬”、“大同百姓团结一心,阿济格必然被赶出大同”……

  第一个清军登上城头后,清军弓箭手在这一块的射击顿时停止。

  在姜瓖拦阻下,守军没有马上过去跟登城清军厮杀,故而就有了第二个登城的清军。

  “杀!” 奇书屋为你提供最快的吃饭穿衣更新,第 672 章 攻城免费阅读。https://www.yanbkk.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