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屋>都市小说>鉴宝神眼开局就捡漏>第三百二十七章 两种说法
  “传国玉玺是不是和氏璧?”

  听到自家徒弟的问题,陈教授直接气笑了:“你小子那些古董知识都学到什么地方去了?这个问题还用问我,和氏璧和氏璧,那是玉璧啊。”

  玉璧!?

  陈景闻言瞬间睁大了眼睛,恍然大悟的拍了拍额头,他还真是犯蠢了,或者说潜意识里把和氏璧这个名称想成了一个整体。

  但实际上,应该是分开的啊,和氏是为了纪念发现它的卞和,才加上去的。

  而抛开这点,和氏璧本身就是一块玉璧啊。

  而玉璧,陈景不久前才到手了一块,虽然是汉朝时期的,但其形其制,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玉璧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璧,瑞玉环也。

  玉璧就是指一种形状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环形玉器,是礼玉,是用来古人用来祭祀沟通天地的。

  而通常来说,玉璧的厚度多数是不会不超过两厘米的,陈景那块汉朝玉璧的厚度就没有超过两厘米。

  单是这一点,就可以说明传国玉玺应该不是以和氏璧为原身制作而成的。

  为什么?

  因为在《三国志》裴松之注的记载中,传国玉玺的形状是:‘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

  华、夏秦汉时期的一寸约等于今天的二点三厘米,那这四寸就相当于九点二厘米。

  玉石不是黄金,可以熔炼了重铸。

  一个形状扁平,中间有孔,厚度不超过两厘米的玉璧,怎么可能雕刻成四四方方,尺寸达到九厘米的玉玺形状?

  单从这点来看,传国玉玺就应当是与和氏璧无关的。

  “想明白了?”陈教授看着恍然大悟的徒弟,有些哭笑不得的说着。

  陈景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这蠢犯得他自己都尴尬。

  倒是陈教授觉得没什么,人有时候其实就是这样,容易在一些很简单的问题上犯蠢,等回过神来得的时候,自己都想给自己一巴掌,怎么可以那么蠢!

  “那师父,传国玉玺到底是怎么制作的?”陈景又好奇的问着。

  也单是好奇,往后他是肯定要找寻传国玉玺的,现在多了解下自然是好的。

  陈教授喝了口茶,缓缓道:“应该是以当时秦国境内的蓝田玉制作的,关于这点,不少历史文献上都是有着明确记载的。”

  蓝田玉,是华、夏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

  “东汉卫宏在《汉旧仪》中记录:‘其玉出蓝田山,题是李斯书,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号曰传国玺。’”

  “南梁时期的沈约在他编纂的《宋书》中也记载有:‘初,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ýáńbkj.ćőm

  “还有唐朝房玄龄编写的《晋书》中也说:‘又有秦始皇蓝田玉玺,螭兽纽,在六玺之外,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汉高祖佩之,后世名曰传国玺。’

  陈景认真听着陈教授如数家珍的轻松而准确的说出了相关的历史文献记载,心中佩服的同时,也觉得这种说法的可信度确实很高。

  因为不管是《汉旧仪》、《宋书》还是《晋书》,都是正史记载。

  更重要的是这些史书著作的时候,传国玉玺都还没有遗失,而这些书的著作者沈约、房玄龄等,都是有机会亲眼见到传国玉玺的高官,所以他们的记述是非常可靠的。

  这时,陈教授又道:“另外,这些记载也从材质上说明了传国玉玺同和氏璧是没有关系的。”

  “小陈,你说说和氏璧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陈教授忽是停了下来,开始考教自家徒弟。

  陈景此前是了解这些资料的,立刻应道:“《韩非子·和氏》中记载:‘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

  “对,和氏璧开采于楚山,而楚山也就现如今鄂北的荆山,荆山玉的名气可不小,换句话说,和氏璧开采于荆山,大概率就是荆山玉。”

  “蓝田玉和荆山玉完全不同,根本不能混为一谈,所以和氏璧基本不可能和传国玉玺有什么关系。”

  陈景点了点头,又问:“那师父,传国玉玺的原身是和氏璧,这个说法又是怎么传得那么广的呢?”

  要知道在大多数普通人的印象中,传国玉玺可就是和氏璧制作而成的,总之陈景小时候听到的传说都是这样的。

  面对自家徒弟的求知欲,陈教授还是相当高兴的,乐呵呵的道:“说传国玉玺是和氏璧制作的这个说法,最早是北魏时的崔浩,他曾经帮助北魏统一北方,是当时非常有名的谋臣。”

  “他在自己的著作《汉纪音义》,说‘传国玺,是和氏璧作之。’,而由于崔浩的身份和地位,他的这个观点,自然引起了后来学者们的重视,从而被很多人开始引用并且认可。”

  “再到后来的宋朝、明清和现如今都还有不少著作甚至是影视剧采取这种说法,一般人也不会去可以考据研究,从书上或是影视剧中看到了这个说法,自然就那么认为了,然后就越传越广了。”

  陈教授说到这里,还摇了摇头:“都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这古时的名人也会造谣,而且他们造谣起来,后果更麻烦和严重。”

  “实际上,我是认为崔浩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的,毕竟无论是尺寸还是材质,传国玉玺都跟和氏璧扯不上关系。”

  “况且崔浩是北魏时期的人,他生活的时期距离秦朝足足相隔了七百年,如此长的历史周期,他的话根本无法成为权威的证据。”

  “其次,传国玉玺是和氏璧之间制作的这种说法,历史记载中几乎没有,最出名的就是北魏崔浩,他一个人说的话,也实在难以成为有力的佐证,而传国玉玺是蓝田玉制作的说法,历史记载不少,说的人也多。”

  陈景认真的应道:“原来如此。”他今天还真是学到了。

  而就在陈景和陈教授这对师徒在谈论传国玉玺同和氏璧的时候。

  唐葳蕤带着人走进了昌城大学。 奇书屋为你提供最快的鉴宝神眼开局就捡漏更新,第三百二十七章 两种说法免费阅读。https://www.yanbkk.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