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闻墨主动去生火烧水。
等杨风弄完,就听见他在院里喊。
“怎么了?”
杨风踏出屋门就看见她的好大儿铁盆,鸡,小刀已就位,掐着鸡脖子殷切地望向他。
“妈,我能自己试试吗?”
杨风张了张嘴不知道说啥,这真给她整不会了,让一个快八岁的孩子杀鸡是应该的吗?
说杀生吧,他也不是那种暴虐的小孩。
韩闻墨应该只是本着实践理念要再试一次检验自己的理论掌握情况。
这是韩境元从小给他培养的训练方法,而他自己也接受非常良好。
像小时候做家务,刚开始不乐意,但是学了就可以重复去做,一直到他认为自己是熟练的。
最终杨风还是没有阻拦他,她怀着沉重的心情过去把着鸡翅膀让他动手。
杀鸡不是件简单事,看会杀鸡的好似很容易,磨一会儿鸡脖子,放血,就杀好了。
自己上手才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儿,拔鸡毛就是一个问题,手握不住刀的或者把不住鸡脖子,连皮都磨不破。
杨风几次想打断,自己来,给鸡一个痛快。
没想到韩闻墨把步骤记得清清楚楚,有惊无险的还是弄完了,就是血放得不太干净。
而这时一大锅水也烧好了。
正好烫鸡毛。
杨风没好意思在韩闻墨跟前震惊,等晚上和韩境元单独一起的时候才疯狂吐槽。
“这样下去真是要上天了!”
韩境元也觉得有些好笑,他儿子真是和别人不一样。
虽然他们一家都和别人挺不一样的,但他儿子尤为突出。
“没事,出不了什么大事。你看他学这么久武术了,武力值很高,却也不会想着打架欺负人,可见性格是很稳定的。”
说起这个杨风也认同,这年头小孩儿街头巷尾的打架,打起来还挺吓人的。
他们不知轻重,气上来了,招呼人都敢下狠手。
明明医疗条件也不是很好,破口子缝合技术都不怎么靠谱,也不怕打出个好歹,经常听说有打架事故发生。
就是因为这个杨风没有让韩闻墨继续跳级的意思,现如今相差个几岁,他的个儿高,身体差距还不会太大。
一下子丢进发育期的班级里,那就相当于小孩对上大人了。
自家孩子值得信任,别人家的就不一定了。
家里的菜园子,杨风就负责跟邻居家换几株西红柿和黄花苗子栽上。
其他的都让韩闻墨自个儿折腾。
他只记得太姥姥说过可以种哪些家常用菜,但具体执行起来还是有困难的。
通信太慢,于是他就给家里打电话。
他打回去的电话沈妈更爱接了。奇书屋
只是问的种地的事儿,沈妈经验也不行,她还是在杨风小时候到离家前在家里种蒜苗之类的。
所以电话就到了杨爸手中,杨爸这个人一向不怎么喜欢唠电话,尤其对面还是外孙,说话都紧绷绷的。
他就是地里长大的,即使在城里工作多年,刻在骨子里的记忆还是没有忘记。
指点指点韩闻墨还是没有问题的。
反正韩闻墨花了一个礼拜多的时间,种了十几样菜。
杨风笑他就那么点儿地,一样就吃两个。
他也不生气,但是对菜园子里种地的事儿就放下了。
还说明年不种了,确实划不来。
可见是账算清楚了。
电影的上映时间终于有眉目了。
胡导演专程跑家里来说了一回。
在七月份上映,全国同时放映,工程量不小,所以一直延迟到现在。
还邀请她们全家去看成片。
杨风问了一下还有谁去,有很多领导都会到,包括她的老师褚部长也会到。
褚老师如今不给本科上课了,研究生倒是多了几个。
这就相当于一个点映会。
杨风问了韩境元,韩境元专门腾出时间要去看。
有时候他是真羡慕杨风干的这一行,不管是写文章还是拍电影,很快就能让全国的人民知道。
他们就不一样了,新推出个什么西部知道东部就不知道了。
像洗衣机都生产出来多久了,来京市取经的许多厂都不了解不清楚。
更不用说那些维修技术和组装技术了。
科技人才过于匮乏,让人有心无力。
去看电影自然是支持夫人的事业了,再者他和杨风许久没有单独看过电影了。
一家人同去也勉强算是约会吧。
杨风看电影不仅看画面,更要看故事完整性和台词问题。
故事主角大多都是女性,她可不想因为一个男导演而让她笔下的人物被刻板印象化。
杨风还算关心拍摄过程,没有让导演放飞自我,她的身份地位也使她的意见分量更重。
结果是喜人的,担心的情况没有发生。
故事跌宕起伏,结束时掌声经久不衰。
胡导演在画面隐喻方面有一定的天赋。
主角有一顶遮阳帽,上山下乡,去哪儿视察都要带着这顶帽子。
丰收时女主开怀大笑,头仰起来,阳光洒了一脸,温暖又蓬勃。
工地出事时,女主面色沉重,宽大的帽檐遮挡住了大半张脸,只留紧闭的双唇让人心疼不已。
从电影开头的新帽子到电影结束时散落在地上无人问津的帽子,体现了主角简朴奋斗的一生。
杨风看着看着就有了想法。
这个角色是她塑造的,旁人都感动地不行了,她还能理智的思考。
那些情绪在创作过程中就过度使用了。
再次观看,只为自己笔下的角色感到欣慰。
片尾曲播放时杨风一直在想帽子样式。
直到全部结束,胡导演过来问话,她才浮现淡淡伤感。
从今后起,这些角色不再属于她一个人,属于胡导演,属于演员,属于观看的每一个观众。
无数人都将拥有评判的权力,她们会像真正存在的人一般被讨论,被评价。
无论评价好与坏,都不再是她能左右的事情。
六月份的时候尚衣店里零零星星出现几顶帽子,不是和发圈一样大肆销售,而是挂在衣服上,远远看着像个人一样。
买的人不是很多。
大家一般不戴帽子,要戴也是戴报童帽,戴窄檐软顶的仿军帽。
这种宽檐的,甚至是农村的草帽,谁都不爱戴。
所以卖出去的只有蓝色的报童帽和正檐贝雷帽。 奇书屋为你提供最快的七十年代生活日常更新,第325章 电影试看免费阅读。https://www.yanbkk.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