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屋>都市小说>王皓杨三>第275章 宏伟蓝图
  其实在很多人眼里,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因为占据了前期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早就已经变成了发达的代名词。

  甚至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到新世纪前十年的这一段相当漫长的时间里,“沿海”跟“内地”的称呼都不绝于耳,沿海发达,工资高,经济发展快,有钱,这几个印象也早就深深烙印在国人的观念里面。

  这个时候,内地省份的人看沿海地区,基本上都是一种抬头仰望的姿态,就相当于当时国内一些人抬头看西方国家的姿态是一样的,外面的月亮总比家里的圆。

  而正是这种观念的存在和不断强化,最后甚至内地跟沿海的人都各自形成了习惯性的思维,觉得这就是理所当然的。

  而这种观念真正开始有所松动,还是从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结束后才刚刚开始。

  原因正是因为这个时候由于持续性的发展,内地省份在承接沿海地区工业转移的基础上,不断在其他的产业方面进行原始资金积累以及产业的迭代,最后在某些方面甚至实现了弯道超车。

  这一时期,在很多年轻人眼里,观念也渐渐发生了变化,在这一代人眼里,你沿海的经济确实发展的好,但是生存的压力也大啊,房子买不起,车子开不起,孩子上学上不起,经济发展的好又怎么样。

  反倒是我们内地,虽然经济发展水平比不上你们,但是生活的幸福指数高啊,我们生活成本低,压力小,照样过得很滋润。

  你有一套价值千万的房子又怎么样?难不成你还能把房子卖了住桥洞享受生活?

  实际上,对于这种心态王皓其实也觉得能够理解,地域观念在国内向来就是比较浓厚的,更何况在没有生存压力的状态小,人更多的就会追求生活质量的提升。

  所以办公室里,看到王馨看完手里的这份方案,然后不无感慨地说了一句“可惜就是路太远了,要不然从咱们这里招人过去不好么,这么好的机会,让给省城的人。”他顿时就笑了笑。

  心里甚至嘀咕起来,怎么就可惜了,谁知道将来咱们春城,甚至沣水县的发展水平就一定会比省城低的。

  屋子里,见王皓抓起桌子上的水杯,发现里面的水都空了,王馨赶紧起身倒了半杯水,这才坐下来说道:“王总,你说咱们东洪乡将来有没有可能跟沿海城市一样,盖的都是高楼大厦,修大马路。”

  “以前我总听咱们村里去南边的人回来说,他们那边的楼都是几十层高的,光是抬头看着脖子都发酸,马路修的得有几十米宽了。”

  可不是么!

  代表一个地方发展的好不好,对于王馨这样的普通人来说,最直观的概念无非就是这么几个,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店铺林立,行人如织。

  其实不仅仅是王馨,王皓自己其实也有这样的感觉,他现在还记得上辈子当初自己第一次去东海市的时候,在浦江江畔看到那种简直就是撑天高的城市天际线的时候内心的震撼。

  这种感觉用言语是很难去形容的,对于没有多高文化水平的他来说,只能狠狠地骂两句卧槽!真特么牛逼!

  只不过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这种曾经只能在少数几个发达城市才能看到的景象,不断在内地省份的城市里如同雨后春笋似地纷纷出现之后,这种观念才渐渐地减弱,最后甚至消失不见。

  后来王皓因为工作的原因辗转了几个城市,每到一个地方之后都会去当地最为发达的商业圈走一遭,看到这些地方完全不弱于沿海城市的城市天际线时,心里才不断强化了一个概念。

  那就是时代确实变了!

  所以办公室里,听到王馨有些唏嘘的声音,王皓不禁在心里暗暗发笑,你妹见识过二十年后的世界,自然不会觉得这也是稀松平常。

  接过王馨手里的方案,王皓抿了口水,这才指了指桌子上的方案说道:“李静的这个方案,考虑的还是比较周全的,至于从省城招人的问题,你倒是不用觉得可惜,将来咱们东洪这边发展起来了,肯定有逼这个更好的机会在等着,到时候恐怕咱们这边的人都不乐意去店里做服务员了。”

  要做到这一点,王皓还是有些自信的,毕竟目前的情况来看,因为东洪集团的原因,整个东洪乡的起点可以说是极高的,相对于上辈子的情况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目前,整个王泥湾农贸公司的蔬菜大棚项目已经彻底铺开,按照此前蒋明利根据他的要求制定出来的年度发展计划,最迟到99年年底,整个东洪乡即将拥有1000亩地的蔬菜大棚产业。

  而在未来的三到五年之内,这个规模最少会扩大二十倍甚至更多,也是就最少将拥有2万亩的蔬菜大棚产业。

  2万亩的蔬菜大棚产业,直接带来的产值将会超过至少3个亿,如果按照这个规模来算,加上附加值的话,超过4个亿都不是不可能,而一旦达到4个亿的年产值,那东洪乡的局面就完全不一样了。

  要知道,整个东洪乡的人口一共十万人上下,这就意味着人均年产值会超过4000,按照眼下户均4口人来算,每个家庭的年产值都要超过2万,这在新世纪的头几年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水准。

  更何况,如果东洪乡的蔬菜大棚种植规模真的能够达到2万亩的水准,那其他的产业发展,难道会低么?

  王皓几乎不用去想都觉得这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在资本的世界里,任何一项产业的兴盛,都是势如滔天巨浪一般迎面而来,当初一个油田能够早就大庆,谁能说一个产值超过十亿,甚至百亿的蔬菜大棚品牌,不会造就一个东洪。

  蔬菜产业的蓬勃兴起,意味着运输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商业活动变得更加频繁,市政道路建设的兴旺等等一系列的附带效应。

  最重要的是,经济的高水平发展,无疑会带来人口的增加和经济集聚效应,蔬菜大棚本身的产值将会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地被放大。

  到时候东洪乡的人均年产值,真的会仅仅只有几千么?王皓想想都觉得不大可能。

  不过前途是光明的,道路仍然曲折,用伟大领袖的话来说,那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不会吧,这么好的工作还没有人做,那心得有多大?”

  办公室里,王馨也是被他的话吓了一大跳,要知道按照李静这份招聘方案上的内容来看,这一次每日生鲜到省城去扩张市场,工资的开价可是很高的。ýáńbkj.ćőm

  虽然没去过省城,但是王馨也知道月均800到1500的工资标准绝对是一个很诱人的条件,在99年的东洪乡,这个工资标准几乎就是顶级的水平,等于是一年将近过万的收入。

  就这种水平的工作,还没有人愿意去干,怎么可能!肯定是疯了!

  摇了摇头,王馨觉得王老板的话简直就是有些不可思议。

  “你觉得不可能?”

  见王馨脸上一副不相信的表情,王皓问道。

  “不是不可能,是太不敢相信了,这可是一年上万的收入,谁不愿意去干啊,咱们家以前我没来咱们店里上班的时候,一年能攒两千块钱就是阿弥陀佛了。”

  点了点头,王皓这一次倒是没说什么,因为王馨说的情况确实是事实,不过这种情况肯定持续不了多久。

  现在王泥湾农贸公司这边,随着刚刚新的一批蔬菜大棚项目进入施工阶段,王泥湾那边已经做到了户均至少一亩地的大棚,也就是说,年收入超过1万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当然,王泥湾的户口数量本来就不多,即使是在整个东洪乡都是倒数的,但是按照王泥湾的的水准,只要在3年内顺利完成1万亩蔬菜大棚的建设工作,那到时候整个东洪户均过万的目标就可以实现。

  而一旦完成户均年收入过万的目标,那整个东洪乡的发展局面恐怕一下子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最重要的是,一旦达成这个目标,那到时候恐怕整个东洪乡的商业都会迎来一个喷涌的发展期。

  ……

  办公室里,王馨离开之后,王皓仍然在那里杵着,脑子里思绪乱飞,想着关于农贸公司这边蔬菜大棚的扩建项目方案。

  实际上,之前他的想法虽然很丰满,但是真正实施起来难度却并不小。要想在三年之内完成一万亩蔬菜大棚的扩建项目,那就意味着进入新世纪后的2年之内,至少每年都要达到4千多亩的规模。

  这样的规模对于整个东洪集团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不仅仅是在资金上面,而且在相配套的产业上也存在很大的压力。

  不过好在九城那边已经签订了正式的合作协议,如果按照九城的发展速度,两年内大王岭那边的蔬菜大棚建设规模扩建到一千亩的水平还是可以的。

  而一千亩的蔬菜大棚,平均每年至少可以给每日生鲜带来将近千万的现金流,这无疑对于整个东洪集团的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 奇书屋为你提供最快的王皓杨三更新,第275章 宏伟蓝图免费阅读。https://www.yanbkk.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