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屋>都市小说>王皓杨三>第234章 遇冷的调研团
  九城县政府居然想到王泥湾来搞调研!王皓确实没想到,林和平打电话过来居然会告诉他这么一个消息。

  当然,这种交流性的调研其实也不是什么很突兀的事情,但是眼下九城跟王泥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已经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了,这一点即使王皓不提醒,林和平心里应该也清楚。

  上一次在县城里跟徐克平闲聊的时候,王皓自己都没忍住上了眼药,只不过按照徐克平的意思,九城那边要搞蔬菜大棚,市里也是支持的。反而是他们这边,因为蔬菜大棚的项目说白了还是王皓的个人行为,所以县里不好过多地干涉。

  不过不管怎么样,从前期的贷款,再到这一次东洪乡修路,县里或多或少也给了一些支持,如果再加上这一次买公产房,王皓觉得徐克平那边倒是不含糊。

  “是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好说,但是这一次他们主动提出来要到王泥湾搞调研,肯定还是想借鉴一些你们那边搞蔬菜大棚的经验。”

  “这个消息是县里何主任那边传过来的,目前具体是什么情况还要等县里的通知,不过你要提前做好准备,如果确实接待不了的话,你最好提前跟我打招呼,别到时候闹出什么幺蛾子。”

  话筒里,林和平的语气也有些沉闷,怎么可能会不沉闷,王皓的蔬菜大棚项目虽说是私营公司自筹资金搞出来的,但是根子毕竟还是落在了王泥湾,往大里说那就是整个东洪乡。

  眼下杨树岭还有另外几个村里正在跟王皓的农贸公司谈合作的事情,如果不出意料之外的话,最晚3月份中旬就能把扩建蔬菜大棚的项目敲定下来。

  按照林和平早前跟王皓这边商量的情况来看,一旦3月份扩建的蔬菜大棚动工,那最晚到上半年结束,也就是六月底七月初的时候,东洪乡到时候就会有将近200亩地的蔬菜大棚。

  再根据王皓这边的产能来看,将近200亩地的蔬菜大棚,扣掉农贸公司那边的投入和利润,整个东洪乡全年的产值甚至会扩大到接近四五百万。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林和平跟王泥湾的蔬菜大棚项目,说的直接一点那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这个节点上,九城县政府的蔬菜大棚项目小组过来调研,他们这边心里难免会犯嘀咕。

  “其实也没什么接待不了的,他们要过来看就看吧,再说了,敝帚自珍可不是咱们的传统。”

  “不过林叔,我可是先说好了,过来调研可以,但是要根据我们的安排,不能临时提出特殊的要求。”

  “另外,既然是调研,那他们应该有所诚意,关于九城那边开展蔬菜大棚项目的一些情况,是不是也理应让我们知道一些。要不然咱们这里里外外被他们看了个通透,咱们净吃亏去了,这事情怎么看都不划算。”

  王泥湾有什么?

  在王皓看来,王泥湾的蔬菜大棚天天都敞亮着搁在那里又跑不了,真要去看的话,天天都可以。

  不就是蔬菜大棚么,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好赖也搞了大半年的项目,在经营管理方面自然有一套自己的做法,但是这些做法也不可能平白无故就给你一次调研活动就全都摸通透了。

  当然,王泥湾的蔬菜大棚是大棚,九城的蔬菜大棚也是大棚,但是决定蔬菜大棚这个项目最终能不能成功的,在王皓看来,其实并不是蔬菜大棚本身,终究还是要落到销售渠道上面。

  九城县政府有决心在蔬菜大棚项目上有所成就,那当然是一件好事情,脱贫致富的路上,大家谁也别笑话谁,但是他就不信九城县政府还能下决心也搞出一家每日生鲜来。

  “这个我已经跟何主任打过招呼了,回头县政府那边还要拟一个章程出来,你放心吧,不会让你们吃亏。”

  点了点头,王皓没跟林和平多说就挂了电话,不过立即就联系上了李东来那边。

  “这明摆着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话筒里,听完王皓传过去的消息,李东来开口也是冒出来这么一句话。

  “不过搞搞调研也好,知己知彼嘛,他们可以过来调研,咱们自然也可以摸清楚他们的路数。”李东来最近一段时间,因为每日生鲜分店扩张的事情,其实一直都有些焦头烂额。

  好在眼下来看,事情的进展总体上还算不错,目前春江市下面的8个县里面,加上沣水县城,一共15家分店基本上都已经进入了店面装修的阶段。

  这一次李东来按照上次跟王皓拟定的方案,在装修的风格上基本上都保持了一致,一方面有助于品牌市场形象的塑造,另一方面对于施工方来说也能够减轻工作量,压缩装修的时间。

  要知道,随着时间进入三月份,去年年底扩建的那46亩地的大棚里面,蔬菜差不多已经要接近成熟期了,估计再有十天半个月的功夫就可以慢慢采摘。

  “我也是这么跟林乡长说的,不过不管怎么样,他们这一次来调研,其实也是个机会。”其实按照王皓的想法,这一次他确实没多么想接待这样一个调研团,可架不住对方是以县政府名义发出的文件,于情于理,自己都没办法拒绝。

  “你心里有数就行!另外大棚那边的事情进展得怎么样?我这边最多到4月中旬,分店就差不多可以开业。”

  15家分店同时开业,李东来的压力其实并不小,不光是分店的经营管理,还有后勤供货渠道,涉及到的问题确实远远超过了当初在沣水县城管理四家优鱼库烤鱼店分店的时候。

  现在眼看着分店已经进入装修的环节,李东来自然担心大棚那边的情况。实际上,王皓在跟李东来确定每日生鲜的发展方向时,也提出过扩大供货渠道的问题,毕竟要想把每日生鲜的品牌彻底做大,光靠王泥湾这一个地方显然不够。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王皓跟林和平提议,是不是可以跟九城那边开展合作的原因。

  只不过就眼下而言,王泥湾的发展压力是他们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与此同时也是每日生鲜立足市场的关键,如果连大本营都没有搞好,那即使存在合作的可能,将来也会受制于人。

  毕竟,每日生鲜说白了就是个买菜的二道贩子,店里是种不出菜来的。

  “大棚这边一切正常,你那边4月中旬开业的计划照样不变。不过每日生鲜那边的人手现在培训得怎么样了?“

  有李东来坐镇,店面装修的事情王皓完全不会担心,相反,他现在最紧张的是每日生鲜的员工培训,一下子新开15家分店,少说员工数量也要150朝上了,这一批人如果不提前培训好,到时候新店开业,一准儿也要抓瞎。

  “人手的问题现在基本上都已经解决了,杨冬云那边,一口气招了将近百多人,现在正在分批次进行店内实训。”

  “其余的人我打算等店里装修起来之后,再从当地的人才市场去招,前期有一批种子员工已经够我们用了,如果全部用外来员工的话,到时候也不好处理政府那边的关系。”

  99年这会儿地方主义还是很浓厚的,虽说沣水县城跟其他的几个县都算是春城下瞎,但是毕竟一个新企业入驻,你员工都不在本地招一个,面子里子上都说不过去。

  所以闻言,王皓也点了点头,李东来的这个办法虽然没办法应对万一出现抢购潮的事情,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无疑是最适合的。

  不过老实说,这一次新开的15家分店,包括沣水县的那家大型蔬菜卖场在内,按照王皓的预估,出现抢购潮的可能性其实并不大。

  一方面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总体上相对于春城而言还是要低很多,在每日生鲜的消费能力上,显然也会有一个滞后的逻辑在里面。另一方面,在短期内,至少在下半年扩建的蔬菜大棚有所产出之前,王泥湾这边的供货量肯定是比较有限的。

  46亩地的蔬菜大棚听起来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目,但是按照前期试点的那一批蔬菜大棚产量来看,最终决计也不会超过80万斤。

  将近20家分店的要承包80万斤的产量,即使每天限量供应一千斤蔬菜,最多也就能持续40天,这还不包括市政府那边每天几百斤的稳定份额。所以从时间上来看,持续供应到6月份已经是极限了,再加上他老子王建国那边还有从菜农手里收购的散货,挨过六七月份青黄不接的季节是保守估计。

  而扩建的这一批大棚,从4月中旬下秧苗,再到六月底7月初进入成熟期,也正好跟供应链对接上。

  但是这样一来的话,直接就掐死了分店里出现抢购潮的可能,每天不过千斤的供货量,即使出现抢购,恐怕也会存在后继乏力的问题。

  ……

  礼拜六一大早,王皓带着杨三还有王明义几个人在村口等了约莫半个钟头后,总算是接到了从九城过来的调研团,而令他吃惊的是,调研团领头的居然是九城一位分管工商和市场的副县长。

  而沣水县这边,负责接待的却只是徐克平和县办的主任何中华,当然,作为东洪乡的乡长,林和平自然也随同参加调研。

  靠近河滩的工棚里,原本面积还算宽敞,足以坐下将近二十号人的会议室此时却挤得满满当当。

  实际上,知道县里来的领导要来王泥湾这边视察工作,整个王泥湾这两天茶余饭后议论的都是这个事情。

  而知道内情的王皓则有些不以为然,甚至已经提前打了招呼,等调研团过来的时候,各家当家的都不要扎堆过来看热闹,管好自家一亩三分地里的事情就可以了。

  这样一来,在调研的过程中,就连徐克平跟随行的何中华都有些纳闷,要知道,以往他们去乡里做调研的时候,身边不敢说夹道欢迎,但是至少也是挤着几十个人的。

  然而,已经猜出来到底是什么原因的林和平,此时却强忍着把王皓叫过来训斥一通的想法,只是介绍的时候,难免提了一句,说现在大棚里的蔬菜长势已经完全上来了,大棚里少不了需要人照顾,再加上乡里的公路现在也进入了攻坚期,所以眼下留在村里的人不多。

  但是杵在众人身侧的王明义跟杨三却一个劲儿地憋着在那里暗笑。

  王泥湾村子不大,也就一两百号人罢了!

  不过绝对不是林乡长说的那样,不是修路就是看棚子,而是王老板说了,谁特么冲上来看热闹,回头就让谁去大棚里守夜。 奇书屋为你提供最快的王皓杨三更新,第234章 遇冷的调研团免费阅读。https://www.yanbkk.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