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屋>穿越小说>王彩霞王禅>第六百零二章野心勃勃
  第六百零二章野心勃勃

  勾践一看两人此时都放下茶碗,心里也是十分满意。

  刚才对于整个时势的断定,虽然还有分歧,可对于越国之事,二人却都没有任何意见。

  特别是范蠡,这一生的追求也许就是助越国脱出困局,走向与列国争霸之路,这一点是大部分作为受诸侯君王所重用贤臣的一生追求与抱负。

  而文种呢,则并不精于兵事,却对民生事务十分在行,所以一切都以越王勾践还有范蠡的理想追求为铺助,只要越国能冲出吴国之限,那以于他而言也就是功成名就之时了。

  “文相国,用兵之事,粮草先行,你是越国相国,自三年前与吴国大战之后,本王就着你收储粮草,不知现在情况如何?”

  “回王上,三年前我越国受辱于吴之后,微臣就以各种形式,动用了大量国库,于列国之中收购粮草。

  而我越国这三国来,得上苍庇佑,并无大灾大难,所以百姓粮草充足,国库充盈。

  依现在的储备来论,可以支撑二十万大军整整一年所需,还请王上放心用兵,后勤粮草就交与微臣,决不会拖我王上与范将军的后腿”

  文种也是十分自信,而且语气之中带着一股豪气。

  而这三年来,文种深知勾践的雄心壮志,所以一直在为出兵吴国则准备粮草,不仅收储本国娄粮草,而且还以通商的名义,向其它列国收购粮草,算是万事俱备,为越王勾践与范蠡用兵解除后顾之忧。

  “哼哼!有文相国助我治理越国,是我勾践之福。

  只是文爱卿放心,一年之需过于长久,本王并不需要如此旷日长久。

  听闻吴国孙武有言,兵贵神速,久战则有损国之基础。

  既然有备而出,就当速战速决,若像当年吴国与楚国交兵一样,吴王阖闾孤军深入,那么越国纵是有一年所需的粮草,也不足以支撑。

  况且越国此次出兵讨伐吴国只是本王谋算的一部分,这些粮草还得为将来作谋算。

  若能灭了吴国,击溃吴国大军,那么紧接着就要为与晋国秦国分食楚国而作准备,楚国地域辽阔,不可孤军深入,只有逐渐推进,稳抓稳打,占得一分封地就占一分封地,那么粮草是否充足才是关键到是否可以持续作战的关键。

  文爱卿,攻吴已是势在必行,可文相国也要以越都为基,再趁此春种秋收之际,广征粮草,为将来我越国攻楚做好准备。

  本王不想到了那时,小胜而骄,反而失了将来逐鹿中原之机。”

  勾践虽然对文种十分满意,同时也把将来的谋算说出,对于此次攻伐吴国,他是势在必得。

  而且也基本上为此次攻伐吴国定的基调,那就是势必要借此机会,灭了吴国,以打通北上之路,为将来勾践趁势追击,以及分食四同受敌的楚国作准备。

  而勾践的雄心壮志,则并非如此,而是逐鹿中原,一统中原大地。

  由此可见,勾践也是野心勃勃,深谋远虑,与吴国夫差之雄心壮志不相上下。

  “范将军,我知道你一心为越国而谋,时刻都准备着征讨吴国,这样才能一展将军所长,击溃孙武这个列国之中公认的强敌,你也来说说你的准备吧。”

  勾践看了看范蠡,也只是像问文种一样,只问起越军的准备,而没有直接问攻越有何大计,这让范蠡也是有些失落。

  他知道上一次对吴作战的失败,其实他也难辞其咎,而勾践依然还是十分信任于他,这一点他也十分感激。

  可勾践的问辞也无意之间说明,此次攻吴之计,勾践已胸有成竹,并不需要他过多参谋。

  “回王上,自三年前兵败吴国之后,微臣也是一直忐忑不安,微臣深知王上雄心之志,所以在这三年微臣一直在训练越国兵甲,不敢有所懈怠。

  现在我越国共有可用骑兵五万,步兵十万,水师五万,一共二十万精兵。

  用兵之道,兵不贵多,而在精。

  相比一些诸侯列国普通兵甲在无战事之时,解甲归田,而我越国则并没有解甲,而是一直在受训,全是精兵强将。

  而且我越国地处东南,东临大海,南边则是荒芜之地,再往南走,也都是大海,西侧与楚交接,因与楚一直睦邻而居,并无战事,所以大部分精兵都阵兵于越国北境,与吴国相交之地。

  此时二十万精兵强将都已作好出征准备,只要王上一声令下,不出半月,尽数可以讨伐吴国。”

  “好好好,有二十万精兵足已。

  当年孙武攻伐楚国,只带了十万精兵,最后到楚都之时,只带了三千骑兵,以奇兵突袭当年的楚昭王十万楚军,一击而溃,正是贵精而不贵多。

  只是我军的数量与吴国也正好相符,据本王估计,吴国也有五万水师,骑兵五万,步兵十万。

  而且我越国与吴国也是唇齿相依,许多水系都有相连,能通船的,也都布有水师防备。

  若想以水路偷袭吴都反而不利,水师登陆反而失了优势,而骑兵进入吴都外围也难以发挥快捷的优势,反而成为拖累。m.ýáńbkj.ćőm

  所以此次出征讨伐吴国必然要有良策,首先确定以吴都为目标,不攻击吴国其它城池。

  其二,此次讨伐吴国,要抓住时机,只要孙武一旦驻守巢邑,就快速绕过吴国边境重镇,直扑吴都,分数路围困吴都。

  而吴国此次大军向楚国边境集结,就是我越国的机会。

  等夫差意识到我越国大军攻击吴都时,吴国水师必然回防,而我水师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攻击吴国水师,让水师不能回防于吴都。

  而我越国大军,则从陆路攻击吴国水师,只要吴国水师被击溃,那么就凭我越国五万水师就可直入吴都。

  吴都兴于水,却也是亡于水。”

  勾践并没有说清楚详细的攻吴之略,但却也可以大体上听出此次攻吴,意在夺取吴都,那么水师就将是最重要的环节。

  吴都本是水系纵横之地,而外有笠泽(太湖),而笠泽可通钱塘与大江,又与贯穿吴都的吴江相连,只要顺钱塘江向北,就可直达笠泽。

  这当然也是有利有弊,吴国水师当然也会驻守此地,而且吴国水师同样可以偷袭越都。

  (吴越大战,第一次战于夫椒,也就是太湖边上的洞庭山,第二次其实也是在太湖之上,也叫笠泽之战)。

  这正是以强攻强之举。

  而对于骑兵,在进了吴都外围之后,却失了作用,反则难与行进,不如水师来得快捷,这也是勾践偷师于孙武兵法。

  可吴国与越国都装备了大量骑兵,也正说明了两国皆有北上的雄心,毕竟过了大江,向北挺进之时,骑兵的优势就更强了。

  范蠡此时却也是十分忧虑,而勾践说完也是看着范蠡。

  “范将军,虽然本王已初定的此次伐吴之略,但还未有详细的作战之策,还需详加斟酌。

  可现在看将军面色,不知为何将军会如此忧虑,难道你觉得本王之策不妥吗?”

  “王上,王上之策,以强攻强,也正适合于我越国与吴国之势,正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只是微臣认为,现在局势不明,若越国此次出兵直捣吴都,似乎有些托大。

  纵然吴国五万兵甲欲攻巢邑,而且吴国夫差也摆出一副浑水摸鱼之势,可却不能说明吴国对我越国没有防范之心,吴国欲攻击楚国,自然也会留有后手。

  孙武用兵,意在出奇,而鬼谷王禅更是神谋鬼算,若我大军挥出,就如同离弦之箭,势难回头。

  若吴国使诈,那么我越国反而会中了吴国的圈套,致越都空虚,若陷入吴国,反而会得不偿失。

  可若吴国真的与楚国对攻,久攻不下之时,那时我越国再谋略灭吴之计,也并不会迟。

  只要我吴国佯攻吴国边境城池,牵制住吴国大军,而吴国地域狭小,势必难以为继。

  到那时王上再以奇兵攻击吴都,就会让吴国陷入内外受敌之境。

  若那时楚国内乱已定,想来再与楚国联合,出兵攻吴,以牵制吴军,那么王上就可安稳拿下吴都,这方是保险之策。”

  范蠡所言,实际是还是对王禅的谋略抱着怀疑,他并不相信王禅会如此失算,陷楚国于三面受敌,而内有祸乱却没有应对之策。

  若这些都是鬼谷王禅的谋略,那么越国举国之兵攻吴,就会深陷其中。

  而若王禅守住北方晋国联军,吴越相争,到是反而便宜了楚国。

  范蠡也是兵法大家,而且同样善于精算计谋,做事十分稳重,知己的实力也知彼方之能,不会轻易冒险。

  并不像勾践这样,一旦觉得有机可趁,就想着欲置对方于死地,并不会给对方留下机会。

  勾践的谋略说起来也犯了兵法大忌,就是求满求全,好大喜功。

  而求满则招损,求全反而有失,这本是天地之间的道理。

  而这也恰恰与勾践的脾气相适应。

  勾践登位也就四年,说起来比夫差只早一年。

  可三年前的大战,让勾践觉得是他一生之耻,所以并不像范蠡这种带兵之将,纯粹以兵法来考虑问题,而是带着君王固有的颜面,带着君王心中的那种狭隘,也有目空一切的骄傲。

  所以在列国之中若要真的达到战无不胜,也只有像孙武那样,能完全受吴王信任指挥作战,而且不会低估对方,真的知己知彼,制定出奇不意的战术,随时根据战场形势调整策略。

  而一般君王骨子里都有傲气,而且会自信过度,甚至于盲目自信,轻视对手。

  而作为越国中将军的范蠡,当然也不可能任勾践冒险,这样不仅会陷他多年经营的越国大军于困境,甚至会陷越国于灭国之危,也会让他的理想追求,变成泡沫,这也正符合他斤斤计较,十分审慎的性格。

  (实际上上次吴越大战,吴王阖闾因此而战死,是在勾践初当越王的第一年,因为本书把几个历史事件融合一起来写,所以跨度会大一些,并没有出现过任何历史元年记录,就是要把模糊历史时间,还望读者们见谅,勿要较真。)

  “范将军,我看你是真的惧怕于鬼谷王禅,对于刚才本王所分析的列国局势还有顾忌,这并不怪你,慎重一些总是好的。

  本王所想,一次灭了吴国却实有些冒险,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列国形势随时会变,若是此时不趁此机会灭了吴国。

  那么若楚国真的内乱不休,而秦晋吴相继蚕食楚国,那么吴国自然会做地为王。

  更何怕的是,若晋国只要过了大江,那么我越国将永无称霸的机会。

  范将军的好意,本王心里明白,本王也会慎审度之。

  也请范将军为此做好准备,而且此次兵出吴国,范将军也要亲率大军出征,以引开吴国主力,这样本王才能突袭成功,还望将军于此多做谋划。

  我看今日就到此为止。

  文相国,粮草之事,就依常规先行,尽快布于沿路城镇,这样我越国大军就可以轻装上阵。”

  勾践说完,也是觉得十分疲惫,他并不怀疑范蠡的忠心,而是觉得此事涉及整个越国,所以他也要再考虑考虑具体的战术之法。

  “微臣告退。”

  文种与范蠡同时起身,对着勾践一揖,慢慢退着走出王宫后花园。

  勾践看着两人的背影,刚才的兴奋也消减了不少。

  但他还是十分自负,至少从粮草上,从兵员上还是十分满意,至于范蠡的担忧,他却并不在意。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尽快拟定攻吴大计,以图实现他的雄心壮志。

  “范将军的忧虑,也是在下的忧虑,可王上三年前与吴国一战,实在有辱王上之志,此次如此良机,他自然不会放过,还望将军多为王上考虑。”

  文种与范蠡一出王宫,文种就劝着范蠡,他看范蠡一直面色有忧,知道范蠡是为越国而忧。

  “三年前之事,后来范某深思,才觉得后怕,那时若孙武不留出一个缺口,那么我与王上就会被吴国全歼,战死沙场。

  而之所以会留有此活口,当是鬼谷王禅之谋,他不想吴国就此强势,而越国牵制吴国,才能让楚国有平稳的机会实施其中兴大计。

  而此时的局势,看起来对越国太过有利,种种巧合,实在不得不防。

  范某领军多年,知道战场之上,没有什么完全有利之事,都是有利必有其弊,若一味高估己方实力,低估对手,实是犯是兵家大忌。

  相国也有此忧,到让范某心慰,想来只要相国大人一直守住越都,将来之事,实难与意料,越国一切就拜托大人了。

  此次出兵,范某必全力以助我王,相国大人不必有疑,只是若真的深陷鬼谷王禅的奸计,那也不得不做好最坏的准备。”

  范蠡此时也是对着文种深深一揖,以示对文种的感激。

  ”范将军勿须如此,当年我们一同来越国谋事,幸得先王赏识,此生定为越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将军陪王上出征吴国,文种自会守好越都,还请将军放心。

  若局势真的如将军所言,那文种就是死也要与越都百姓共存亡。

  只是听刚才将军所言,吴与越之间,相互牵制,于楚国有利,这是鬼谷王禅的三足牵制之谋算,所以想来他不会看着越国覆灭,而让楚国东面竖立一个强大的吴国。

  一切都是未知之数,将军也不必过于忧虑。“

  文种虽然不懂兵法战略,可对人的认识还是十分透彻的,这也是一个种相国的基本能力。

  特别是对于王禅的谋算,他也算是十分了解,对于范蠡的担忧,并不否定,却也不会像范蠡如此谨小慎微。

  “嘿嘿嘿,不错,相国大人胸怀大度,气定神闲,到是范某关心则乱了。

  此次鬼谷王禅如此谋算,也算是为越国创造了良机,若能就此灭了吴国,越国就不再是一个远离中原之地的不受人重视的小国了,自此也将能北上进击,与中原列国抗衡,甚至将来有机会一统中原,开创伟业。

  欲成大事者,必要冒之大险,不可裹足不前。

  范某就是过多的斤斤计较,过多谋算利益得失,反而难理把握机会,也是人臣之限。

  想当年吴国攻楚,孙武一开始也并不赞同吴王阖闾的谋略,直攻楚都,就是怕吴军深入楚地,会首尾难顾,陷入被动。

  可事实证明,吴国大军所向披靡,楚国纵有几十万楚军,却无一是对手,直攻楚都,险些灭了楚国。

  走走走,我请相国大人去喝一杯,可不能总是如此小气,想来文大人的夫人景成公主也不会在意吧。”

  “那时自然,公主温柔体贴,自然不会怪罪我与范将军小饮几杯。”

  文种说完,也是嘿嘿一笑,两个越国柱国之臣,此时心里都是负重而行,至也适合饮上几杯,以消解如此大的压力。

  而且听范蠡的语气,平时里文种也是惧内之人,虽然身为相国,位高权重,可他的夫人是景成公主,越国王族子嗣,身份比之还要尊贵。

  而且景成公主也算是文武双全,屡次代勾践出使,相比文种自然要强势一些。

  平时应酬,自然也得请示景成公主,而范蠡却是孤身一人,无妻无妾,十分自由自在,比之文种又要强得多了,并不需要向任何人汇报日常生活。

  【作者题外话】:范蠡还是有先见之明,他该也预测到越国将来的大败,所以此时像是在交待后事一样。

  当然结局自然不会与历史相背,若不然鬼谷神谋,就不叫神谋了。

  范蠡与勾践一同被囚三年,而越国全凭文种支撑着不灭。 奇书屋为你提供最快的王彩霞王禅更新,第六百零二章野心勃勃免费阅读。https://www.yanbkk.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