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屋>修真小说>明月照冰雪>第891章 参本
  这些日子,大臣们私下求见,说的几乎也是这件事。

  刚开始,天楚帝听得有些烦,都不想见这些人了。习惯之后,来者不拒,每个都见,并且,不管是谁的意见,他都好脾气地听着,表示自己会认真参考。

  他这态度,让那些为江山社稷操心的臣子高兴起来。

  陛下是真的有了立太子的想法。

  现在的问题就是,他还没有想好到底要立哪一个。

  想清楚这个后,文武百官都一改最初的不在状态,精神饱满起来,开始为自己看中的人选做思量,做准备。

  就在百官都斗志昂扬时,兵部尚书裴参急急赶到御书房,找天楚帝禀了一件事。

  秦王最近和南边好几位带兵的将领,都走得比较近。

  裴参还听说,去年韩府办喜事时,秦王私下给韩府送过重礼。

  天楚帝当即让柴向去查了此事,一日之后,柴向回禀,南边去年年关回京述职的六位将领中,有四位年前都和秦王私下见过。

  韩霄凌成亲之时,秦王给韩府送礼一事,也属实。

  后宫之中,还有一位昭媛姓裴,之前为了避这位裴昭媛,大家都不会称呼玲修仪的姓氏。

  现在后者成为了九嫔之首,成了裴昭仪。

  这日,裴昭仪请张德素帮一个小忙。

  她想感谢那日怡嫔殿里那位揭发继后阴谋的宫女,虽然她是为了她的主子,但是她也间接帮了她,也算是她的恩人,她便想送她点钱财,以表感谢。但她今日差人去怡嫔殿里找那位宫女,怡嫔殿里的人说,她被调走了,已经不在怡嫔殿里当差,至于她被调去哪了,其他人都不知道。

  因此,她便想请身为大内总管的张德素给她查一下,这宫女被调往了何处。

  这对张德素来说,是件很简单的事情,玲修仪的面子,他必然是要给的,立时吩咐了宫人去办。

  这一查,他查出那个宫女死了。

  继后被幽禁的第二日,她出宫回家探亲,回来的路上,遇到了劫匪,丢了性命。

  当时,她的确被调往了浣衣局,怡嫔殿里的人没见到她人后也没多想。

  浣衣局那边收到她死了的消息,就直接上报了,之后便没再管过。那样的地方死一个宫女,也没人会在意,他们不会特意通知怡嫔,更不会有人去问他们。

  若不是张德素受裴昭仪所托,去查询这位宫女,都没什么人知道她已经不幸殒命。

  她死的这个时间和死法引起了张德素的注意。

  张德素听到回禀后,立马将此事告知了天楚帝。

  裴参所禀之事,异乎寻常。

  确认秦王与那些回京述职的大将私下接触过后,天楚帝命柴向继续深入调查此事。

  这时,他也注意到另外一件事。

  正月十五过去多日,江南多县依旧没有折子递上来。

  按理说,就算没有公事要禀,每过一段日子,这些外地的官员也会上写请安的折子。

  然而,过了这么久,那么多地方一道折子都没有。

  又等了几日,按驿站传递信件的速度算,离得远的地方十五之后上的折子也应该到了,可是御书房依旧没有收到江南那几地的折子。

  这已经不是不同以往,而是反常。

  天楚帝让柴向关注了邓伯行那边,发现后者也没再收到随启初的回信。

  他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难道这两件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认真想想,觉得不太可能。

  就算真的有人在折子上动手脚,那么多地方,这么多日也不至于一封折子都不上报。

  要不然,这样做,更容易引起人的注意。

  帝王的直觉,让天楚帝总觉得最近有什么事要发生。

  他遣人去了驿站询问此事。

  接下来几日,江南那边多县官员仍旧没有折子进京,北疆那边却接二连三来了紧急军报,最先一日,御书房收到了一封。没过三日,一日能收好几封。

  北疆的军报,一般都是一式两份,一份送往晋王手中,有重要的,还有一份会同时送往宫中,请天楚帝裁夺批阅。

  这段日子,晋王府和御书房都相继收到了不少紧急军报。

  北漠人在边疆沿线上和天楚的将士百姓起了好几次冲突,这些冲突大大小小都有。北疆的局势变得越来越紧张,周边几国同天楚有了随时会打起来的迹象。

  因为是冬日,赤丹残部也开始出现在边线活动。

  晋王府一日之内连续收到了三封紧急军报,陈穆愉不得不进宫和天楚帝专门探讨这件事,自请立即回北疆镇守。

  天楚帝赞扬了他的这份忠心和孝心,让他先回去将身体养好。

  陈穆愉回府之后,命韩扬先回了北疆。

  两日之后,晋王府和御书房再次收到了北疆的紧急军报,北漠几个商户在边线被劫,北漠以此为借口与天楚的将士发生了肢体冲突,北漠人蛮不讲理,这场冲突现在演变成了两边将士的冲突,两方动了一次手,双方都伤了人,北漠人则认为这就是天楚的错。

  北疆几州的驻守将领都担心,北漠人会以此为由,和天楚开战,再加上赤丹人的骚扰,北疆多城已经开始戒严。

  天楚帝看到这份军报后,让张德素将放大的北疆堪舆图找了出来,想着前两日陈穆愉对北疆局势的分析,对着图研究了半个时辰,眉心有了一道明显的痕迹。

  前段日子,他交代了张德素一件事。

  弄清楚德妃有孕一事,她本人是否真的不知情,她小产一事,是否又真的是意外。

  天楚帝转头问了张德素此事的调查结果,听张德说回答,德妃之事,确属意外后,让张德素传召郭子林进宫。

  他让郭子林就北疆近段日子送过来的军报,发表自己的看法。

  郭子林给出的分析和陈穆愉所说差不多。

  北疆局势,不容乐观。

  北漠显然是有心挑起战争,两国的这场仗,随时可能再起。

  赤丹人贼心不死,也有混水摸鱼和挑衅之嫌。

  照这种局势发展下去,已经归附天楚的南垚也很有可能生出反心。

  北疆即将迎来第二次大战。

  郭子林对北疆的情况很是担忧,自请即刻前往北疆驻守。

  天楚帝对他这份忠君爱国的热血很是满意,对他这种想法给予了肯定,但是,他也没有明确答应他。

  隔日,他将这个事情放到了朝会之上,让文武百官,各抒己见。

  武将多认为,北漠人是有些挑衅,这场仗避免不了了。当下,朝廷应该马上派遣有能力、有威望的人去北疆镇守,压制北漠人和赤丹人的嚣张气焰,也好抑制其他困难之国的蠢蠢欲动,他们也要做好随时开战的准备。

  北漠人挑事这个行为,文官多是也是赞同的。

  但是,说到打战,他们还是觉得能不打就不打。毕竟,打仗不是一个人的事,打仗是要死人的,更需要银钱、粮草、还有兵器等等财物之称。

  他们这仗才结束不到一年,现在又要打,国库负担不起,天楚百姓也负担不起。

  他们认为,当务之急,不是做打仗的准备,而是想办法,尽快和平化解这场危机,这样才是真正的利国利民。

  北漠人和赤丹人想要的定然也不是战争,他们做这么多事,也无非是为了财、粮、地这些东西而已。

  既然如此,这场仗也不会到非打不可的地步。

  天楚也亦没必要,马上派有威望之人去镇守。这种时候,派个这样的人去,反而还有可能加剧他们几方的矛盾。

  他们这些看法也不是没道理,可是许多耿直的武将们受不了他们的道貌岸然和那股虚伪的劲。

  这个仗又不是他们要打的。

  现在的问题,就不是北漠几个商人在边线上被天楚人给劫了的问题。

  从北漠太子来天楚谈论和亲一事便可以看出,那些北漠人,一开始就没安好心。

  这种时候,他们想和人家好好谈,人家就一定愿意吗?

  不派人去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他们还以为天楚怕了他们。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日朝堂上虽然没有重点议论择立太子一事,但也是非常热闹。

  天楚帝听他们论了一个多时辰,将目光转向了大将军沈峰,询问他对此事的看法。

  沈峰中肯地肯定了所有人的想法,认为他们分析的都有道理。这仗,能不打自然是最好,他们也应尽量避免这场战争,不过,局势如此,北漠狼子野心,周边诸国又对天楚虎视眈眈,他们也必须做最坏的打算。ýáńbkj.ćőm

  不管局势最后会如何发展,朝廷都应速速派人前往北疆镇守,掌控全局,以安军心,以安民心,震慑敌军。

  天楚帝点头认为言之有理,接着询问,他认为谁人去最合适。

  沈峰分析了这个人应该符合的条件。

  有能力、有手段、有身份、有威望、熟悉北疆和北疆周边的所有势力、能震慑北漠人和赤丹。

  北疆各州驻守将领都算是名将,这样的情况下,还要派一个人去镇守,朝廷的选择其实并不多。

  沈峰自荐,自己虽然已过天命之年,但为国护守之丹心不改,若是天子准允,他愿意亲自前往北疆,稳固北疆局面,护天楚国土。

  他说得慷慨激昂,听得人热血沸腾。就是这话快说完的时候,他没忍住咳嗽了一下。

  再看他已经快要全白的头发,身体一看就不能折腾了。

  他这种情况,天楚帝若是真的派他去,似乎也不合适。

  天楚帝肯定了他的这种老骥伏枥的斗志,认为他已经为这天楚操劳了大半辈子,现在应是天楚回报他的时候,不管是天楚还是他,都不能让他这样的人,再让他在这种年纪,为北疆操心劳力。

  现在,应该是让那些年轻人,为这家国出一份力的时候。

  沈峰听他这样说,还想争取,被天楚帝的赞扬之语抢了话头。

  最终,前者只能失望听劝,不再和年轻人抢这个差事。

  天楚帝让他想想哪些年轻人合适,推荐一人。

  沈峰认真思忖须臾,目光投向了站在前面的陈穆愉。

  要想震慑周边诸国,又想让北疆各州驻守将士臣服,他若不能前往,恐怕没有比晋王更合适的人选了。

  这个人选一出来,立即有了不少人反对。

  不管是支持陈穆愉成为太子的人还是不想让他成为太子的人,都不认为沈峰这是个好的建议。

  支持晋王的人不想陈穆愉此时离京,不想他成为太子的人,则更不想他重回北疆,掌控北疆兵权。

  一番争论之后,有人出来提议。

  大将军的考虑有理,但这前往北疆的人选也不一定要是晋王。

  郭子林郭将军其实也可以。

  回顾郭子林之前在北疆一战中的战绩,他若前往北疆坐镇,定然可以威慑那些有着狼子野心的人,也能服众。

  假如沈峰一开始就提出了郭子林,有许多人也会觉得不妥。

  但是,将他和陈穆愉一对比,不少人都觉得此人说得有理,提议甚好,纷纷附和。

  郭子林自己对这提议没有意见,诚心表示他愿意前往。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种看法,有人认为晋王还是比郭子林更合适一些。

  毕竟,晋王掌管北疆多年,论对北疆和周边敌人的熟悉,晋王似乎还是更有优势的,他的身份又更有威慑力,总得来讲,他去还是比郭子林更合适。

  这样的观点一出,御史台有人站了出来,就近日在京都官场传得越来越广的两件事情,参了陈穆愉。

  晋王利用职权篡改户部账册,陷害手足。

  晋王在江南赈灾期间,联动官员,贪污受贿,结党营私。

  这两件事情,如今已在官场和民间都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晋王此时前往北疆实在不妥,他认为他现在最应该做的,是给所有人一个交代。

  他这一参,朝会讨论之事骤然变了。

  有人震惊,有人错愕,有人愤怒,随后,有人窃窃私语,有人大声驳斥,有人火上浇油,高喊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请天子下令,彻查此事。 奇书屋为你提供最快的明月照冰雪更新,第891章 参本免费阅读。https://www.yanbkk.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