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开始卷边缝合。
为了不让棉花随意移动,会在缝合好的棉袄上缝一些芝麻粒针,这样里面的棉花就被固定不易移位。
卢舞怡嫌弃这样方式做出来的棉袄,又肥大又臃肿也不好看。
她直接是按照后世羽绒服跟棉服的方式缝制的。
就是缝合好袄子面子跟里子以后,再竖着间距三指左右的距离,开始一条一条的压线。
然后再横着一条一条的压线。
如此一来,就把里面的丝绵成功分割成小豆腐块。
这个缝合好了也就还只是个内胆。
而外面的外套部分,则是用藏蓝色的卡其布缝制成风衣款的列宁女装。
并且长度齐到膝盖以下。
毕竟她发现最近自己大概已经又长高了有两三厘米左右。
原主要到明年秋天才十六岁,应该还有再长高些的机会。
毕竟上辈子的她都有一米六五。
原主家里有着西方人的血统,卢爸身高接近两米,黄女士也有一米七。
卢舞怡觉得自己应该不会太矮,不说一米七,应该能有个一米六五吧!
棉袄略微做得长点儿,以后个子长高了也不怕不能穿。
毕竟现在什么都是三年打算五年计划。
花了两三天时间做好棉衣棉裤以后。
卢舞怡又用剩余的比较大块一些的布料跟丝棉被的边角料,给自己缝了好几双棉手套,也就是当地人喊的闷子!
另外又还做了一双抱鸡母棉鞋,这鞋本来还是卢舞怡准备着过冬的时候穿。
现在既然已经有了翻毛劳保皮鞋,这手工棉鞋就做来留着在家里穿好了!
林妙妙最近也被卢舞怡压着做针线活,她倒不在乎有没有厚棉袄。
毕竟当初她可是直接从家里背了有又件军大衣的。
不过因为军大衣实在太占地方,她的棉被就没带太厚的过来。
这不是上个月就已经写信回去,让她哥再给邮床厚棉被过来。
毕竟现在就是有钱也没有地方能搞到棉花跟棉布,否则她自己有钱也可以去买的。
她哥很快就寄了一床军用棉被过来,同时还夹带有一封书信。
信上跟林妙妙说,过年的时候如果能请探亲假,就过来这里看她。
看她在这边过得好不好!
想到再过几个月就可以见到很久没见面的大哥,越想越觉得开心的林妙妙
马上开始哀求卢舞怡帮自己筹谋,要准备什么东西。
过年的时候拿来招待自家哥哥。
于是最近一段时间,林妙妙一天天都开心的化身勤劳的小蜜蜂,开始跟着卢舞怡一块儿储存过冬的食物。
今年她们来得比较晚,所以能够分到的工分并不很多。
不过小半年时间到底还是积攒到有两三百个工分。
分粮那天。
大家早早的就到村委会的老房子排队。
会计叔前几天就开始算账,村子叔让他把知青的单独给算到一边。
今年年成不错,光是地瓜一项就比往年收得略微多了上千斤。
所以今年的工分比去年高了两分钱。
别小看这两分钱,工分换成粮食要多给四五十斤。
而且因为这个南方引进的甜地瓜是个稀罕吃食,比原来的品种亩产量高了一百斤不说,口感也好了还不少。
因此其他生产队都想要明年也种一些。
还特意拿出一百斤玉米跟一百斤大麦,来换走了四百斤红心地瓜准备入菜窖放到明年春天时育种苗!
因此分发粮食都是搭配着来,今年分得最多的就是玉米跟大麦。
大麦在后世是减肥佳品,搁在这里却不怎么受待见。
村民一般多数是把大麦炒熟了,磨成粉后冲面糊糊吃。
或者是熬煮粥。
因此新来的几个知青,今年或多或少也都能分有个一两百斤的粮食。
所谓的粮食其实并不给大米,小米小麦那些细粮。
能够分到手的就只有玉米碴子,高粱米,黄豆,莜麦跟大麦以及地瓜。
另外也就还有搭配着有百八十斤的土豆!
这土豆可是个好东西。
有粮的时候可以当菜吃,没粮的时候还可以当粮食饱肚子!
卢舞怡没要每个人按人头分到的三两花生油,而是跟人换回来了四斤大麦。
她已经想好要拿那些大麦做什么了。www.ýáńbkj.ćőm
自留地的过冬白菜萝卜还要再在地里多留几天。
豆角,茄子,角瓜这些就需要尽快焯水以后再晾晒。
秋黄瓜秋茄子还做了一缸酱菜。
林妙妙自留地里的地瓜也挖出来,因为施肥得比较积极。
才两分地就挖了近两三十百斤出来。
用麻袋装好下了一小半储存到菜窖里留着冬天的时候吃,另外一大半蒸熟后切片做成地瓜条。
卢舞怡坚持要三蒸三晒,而不是跟当地人一样直接蒸熟了就直接晒成的地瓜片。
冬天熬粥的时候加一些吃,可以饱肚子。
另外又拿了余下的好几十斤地瓜,去跟季林叔换了十斤粉条回来。
两人一家分了五斤。
季林叔最近悄悄咪咪收村里人的地瓜土豆之类,再拉去跟粉条作坊换回来一批粉条。
卢舞怡自留地里的土豆她没有拿出去从季林叔那里换粉条。
准备一半下地窖储存,一半藏到空间里去吃新鲜的。
还用插丝器组合套装里的切片器切成薄片,略微浸泡还后。
放到沸水里去焯水到半透明,捞起来放在冷水里激一下。
然后拿出来放到芦苇席子上晒干,吃的时候抓一把放到橄榄油里去低温油酥一下。
出锅的时候,再撒一点儿辣椒面跟盐。
哇,简易版的土豆片就可以尽情食用。
简直不要太好吃!
卢舞怡还被黄瓜皮剖下来,晒干一会用石臼捣成粉末同样撒到土豆片上。
让林妙妙吃得眉飞色舞。
卢舞怡,就这……
不要崇拜姐,姐就只是传说!
有了土豆片,
卢舞怡觉得那个辣条汉堡包之类应该也都不是问题!
挖完了地瓜土豆,她们把土地翻耕后,撒了些菠菜跟晚萝卜以及小白菜。
这天卢舞怡跟林妙妙两个人把自留地的番茄都采摘回来洗干净,再加上从其他大娘婶子家拿糖换回来的几十斤番茄一起,准备做番茄酱。
先是烧一锅热水,把番茄皮顶端打上十字花刀放进去。
旁边还准备一盆凉水。
等到番茄绽皮的时候就捞出来放到凉水里,轻轻一搓皮就掉了!
然后又用刀对破切开改刀切碎,搁到卢舞怡才淘换弄回来的小石磨里去磨碎。
略微加点儿糖,加点儿盐然后搁到锅里去慢慢的熬煮。
熬得浓稠的时候差不多了,就铲出来装在干净的木盆里,等到放凉以后装瓶。
罐头瓶子都是卢舞怡托季林叔去县里帮忙给回收回来的。
那种带盖子的水果罐头瓶子五分钱一个,她从季林叔手里又六钱买回来。
输液瓶两分钱一个,回收三分。
铁皮罐头盒子两分钱一个,那个是田木匠要的。
田木匠又把做好的插丝器两角钱一个卖给季林叔。
季林叔可以拿出去卖两角五分钱一个,或者让人家拿家里的瓶子铁皮盒子旧书旧报纸之类的来换。
捎带脚有时候也带了一些装油装盐的小罐子小坛子。
不要插丝器,换小罐子也行!
旧书旧报纸这些,他一般也不拿卖给废品收购站回收。
而是拿回村里换给大家。
村里有些人家是拿白菜土豆当成手纸用的,或是有些人家拿自家的白菜土豆换了拿回家去糊墙。
季林叔则把多余的白菜土豆拉到县城里去,偷偷摸摸的再让人拿东西来换。
城里吃什么都需要凭票采购或者是按照副食品供应本本按月供应分配。
有特别喜欢吃酸菜的人家,今年才一家人一共才买到十棵白菜,这哪里够吃啊!
于是季林叔借着收破烂的由头,每天天不亮就拉着半车白菜土豆进城换东西。
然后再拉着换回来的废旧家具,旧书旧报纸罐头瓶子回来。
还别说季林叔的生意还挺不错的。
倒腾好了,有些时候每天能有一两块钱收入。
多的时候能有个三块五块。
毕竟这年月也不是谁家都盖得起房子的。
况且只要不是大工程,修修补补的事是个爷们都能做了。
否则他也不会一边帮忙盖房子,一边推销那些坛坛罐罐。
季林叔因此好几个月一个盖房子的大单都没做成,最近就只能跟着大伙下地赚工分。
也得亏是卢舞怡给出主意,这才有了现在拿物品换废品的买卖。
卢舞怡一口气从季林叔那里足足买了有上百个水果罐头的空瓶子。
直接放到铁锅里煮了一整天,高温消毒。
其实这么多瓶子,她跟林妙妙两个人随便分分,也就没有多少了!
除了番茄酱。
卢舞怡又还做了一些都柿酱,辣椒酱。
还煮了一锅山楂,熬了一些果胶做成果丹皮。
这些山楂是村里孩子去山里搜刮回来的,拿来跟卢舞怡换糖的。
她卢舞怡做的辣椒酱不是老干妈那种油辣椒酱,而是朝鲜族辣椒酱。
就是把辣椒跟番茄用小石磨磨碎,先把蒜泥姜粒加盐加白酒搅拌后备用。
把磨碎的辣椒番茄放到锅里熬煮,按照顺序陆续加入大酱跟以及盐跟糖。
等到熬煮得差不多的时候,把蒜泥姜粒混合加入。
只可惜没有白醋。
不过加了番茄也应该可以中和辣椒的辣味儿。
一直熬煮成为半固态,咕咚咕咚的从冒大泡状态熬到几乎快要搅拌不动。
放凉后就装瓶,装瓶过后,把锅里里放上篦子,烧水蒸上十几二十分钟。
再用毛巾包着拧紧盖子。
加上冬天天气,足以可以放半上年不坏。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把辣椒磨碎,加上蒜泥姜粒盐巴白酒装瓶或者装坛,做成剁椒酱。
剩下的一盆子磨碎的辣椒,卢舞怡则是打算拿来做朝鲜泡菜的。
以前伍爷爷家隔壁邻居是吉省人,懂得很多做的传统民族食品。
另外卢舞怡还给田婶子家端了一碗那种熬煮过的辣椒酱过去,得到了好评。
这玩意不用油也只是费点儿盐,拿来加在玉米面馒头里,一口气能吃四个!
拌面条也很好吃,都不用加鸡蛋酱!
田婶子还帮她们下了好几斤的豆子大酱块。
据说田婶子下的大酱,是村里的一绝!
卢舞怡也是在看到田婶子做酱块的过程,忽然就想起来奶奶做的水豆豉。
嘶,都快要流口水了!
要不,回家自己也弄一些?! 奇书屋为你提供最快的穿越六十年代之我有空间我怕啥更新,第 三十章 辣椒酱免费阅读。https://www.yanbkk.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