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这个乡下小子怎么回事,皇帝的两个问题,还是文武两种不同类型的问题,竟然能侃侃而谈!并且看皇帝的意思,好像也是比较中意的。
那岂不是说,这個驸马的位置,多半是这个乡下小子的了?
真要是这样的话,他娶不娶妻是小事,可大明开国第一功臣的脸面往哪里放?
本来以他的年龄和婚姻状况,要娶皇帝的大女儿,就已经在民间引发非议了。如今要是还娶不到,那李家的脸真得就丢尽了!
怎么办?
这个倭寇的问题上,他很想再发表点什么,可是,一时之间,他脑门都出汗了,可是,脑子里一团浆糊,压根就想不出,还有什么可以说的?
难道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皇帝宣布驸马是这个乡下小子的?
不,绝不能!
李琪这么想着,便转头看向他爹,眼神中都是求助之色。
李善长又何尝不想有转机呢,可他又不是神,一时之间,还要补充更多,最好是能驳倒那个乡下小子的观点,他也想不出啊!
一急之下,他便转头看向胡惟庸。
胡惟庸收到了李善长的目光,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就胡惟庸自己来说,他当然也不想这个乡下小子如愿的,脑子一动,便立刻开口奏道:“陛下,倭寇之事,微臣以为还是维持国策为好。如今北方战线急需钱粮,各地救灾,以及兴修水利,对了,还有用那水泥重修官道,到处都要用钱用粮!”奇书屋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看了张一凡一眼,再次强调道:“张一凡所言,微臣以为不切实际!”
李善长听了,心中松了口气。不亏是自己举荐的人才,这个理由不错。
这么想着,他也向朱元璋奏道:“陛下,微臣附议!”
朱元璋听了之后,只是看向张一凡问道:“对此,你有何看法?”
“陛下,草民不是宰相,钱粮什么的,草民也不清楚啊!”张一凡听了,耍了个无赖,暗中坑了下胡惟庸,言外之意,钱粮什么的,不是你这个宰相应该解决的么?
如果真要逼他的话,就钱粮一事,他绝对还能巴拉巴拉很多。
可如今为了镜静,如果话说多了,他知道李善长等人盯着的,所谓言多必失,肯定会盯着他说错的地方攻击他,因此,不是没必要,他没打算继续说。
朱元璋听到张一凡的话,不由得转头看了胡惟庸一眼。
钱粮这种事情,是所有君臣头疼的事情。就大明开国之初的情况,不但各地要大量用钱粮,而且朱元璋还不断免赋税什么的,钱粮就更难。
准确地说,钱还好说,直接印就是了。但是粮呢?大明宝钞印得再多,也买不到粮食啊!
为此,胡惟庸有点心虚,不敢说话,低下了头。
李善长见了,心中知道要糟。
虽然朱元璋的每个问题都没有点评,可是,任何人都能看出来,相对而言,肯定是张一凡这个乡下小子更有见解。如果从治国安邦之道来说,该是他最为优秀的。
难不成,就等皇帝宣布结果了?
败给了一个乡下小子,那李家的脸面何存?自己这个开国第一功臣的脸面何存?
这么想着,他看向朱元璋的眼神中,都是哀求之意。
朱元璋看到李善长的眼神,不由得一愣。因为他从未在李善长这里看到过这样的眼神,一时之间,让他一下回想起了以前。
刚平定滁州那会,意气风发地李善长就投靠了自己,向自己建言,以汉高祖为榜样,让自己第一次树立了争霸天下的目标;
他还举荐了各种人才给自己,也替自己安抚那些投诚的人才,使得自己麾下人才越聚越多,实力也变得更强大。
有人因为一些事闹了矛盾,他又擅长从中斡旋、调停,避免了不少内部祸端,减少了内耗。
郭子兴听闻了他的名声,想要把他从自己这里挖走,但是他却表示跟定自己,绝不走!
还有对战局的把握,对军心的稳定,对军纪的维持,甚至民心的积累,更不知道立下多少大功!
只要有他在后方,自己在前线带兵打仗就从来没担心过后路。
还有他一手操办了设立茶法、恢复制钱法、开矿冶铁、制定鱼税等等,正是有如此之多的功劳,因此自己才会在旨意中说他是汉之萧何,乃大明开国第一功臣!
回想起这些,就算杀官如同杀鸡一般不会手软的朱元璋,不由得也是有点感触!
于是,朱元璋在沉默了一会之后,开口说话道:“朕再出最后一道考题,你们且听好了!”
一听这话,李善长顿时就知道了朱元璋这是照顾他了,不由得大喜,心中一下充满了对朱元璋的感激。
因为朱元璋在一开场的时候,其实是说了就出两题的。如果不是因为他,不会有这第三题。
李琪也没想到,事情竟然还能峰回路转,等于又多了一份希望,他也同样非常高兴,连忙竖着耳朵听。
其他七个才子和梅殷,却没有他们这么高兴。不说那七个了,就只是梅殷,两个问题下来,他已经知道自己和张一凡有眼界上的差距,这让他很是惊讶。
论年龄,两人同年;论出身,他要好于张一凡;那这个张一凡的眼界,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他自负才学,被张一凡比下去了,输了就输了,并没有太多纠结。
此时听到皇帝还要出一个考题,他也只是听着而已。
对朱元璋最为了解的马皇后听了,却一下明白,自己夫君到了最后,还是要拉偏架!
说真的,她有点不乐意了。但是在臣子面前,还有儿子面前,还是以朱元璋为重,不好说什么。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有所感,朱元璋竟然在这时候转头看了她一眼,然后才转回头说道:“今次的比试,归根结底,还是朕选驸马。因此,你等就以朕的大女儿为题,写一首诗词,给朕看看你们的文笔如何?又是如何写朕女儿的?”
一听这话,朱棣心中便暗道一声,完了。
父皇这也太拉偏架了,明明知道张一凡在一个月前才开始启蒙,那字写得比自己还瞎,然后还要他写一首有关大妹的诗词,这不是要给张一凡打零分么?
李善长听了,心中却是大喜,他敢肯定,皇帝这是给他儿子机会。
如果再问治国安邦之道的话,他还真怕那个张一凡继续有出色的表现;而如今,皇帝竟然要他们写诗词,虽然他儿子不是很擅长,但是至少中规中矩。就算闭着眼睛写,也肯定要强于这个连字都写不好的张一凡!
至于那个梅殷,虽然他在这方面是这几个人里面最厉害的。可是他之前在空印案中恶了皇帝,在倭寇问题上也答得不好。
由此,综合看来,这个驸马的位置,最终还是由自己儿子来当啊!
这么想着,他高兴之下,便向朱元璋奏道:“陛下此言极是,既然都是想当驸马的人,岂能少了有关大公主的诗词!”
胡惟庸见李善长拍了朱元璋马屁,想着自己刚才提到钱粮的时候不敢抬头,便跟着拍下朱元璋的马屁,让他高兴高兴:“陛下如此顾及爱女,实让臣等汗颜!”
既然他们两个都拍了朱元璋的马屁,其他人不拍,那是不是对朱元璋有意见?
没法之下,其他人便都说了差不多的话。就好像朱元璋这最后一道考题不是拉偏架,是真得爱护他女儿。
张一凡又不是傻子,自然能猜到这一题的用意,顿时,心中暗骂朱元璋。不过这个时候,骂也没用,立刻脑筋急转,想这个应对之策。
还真别说,张一凡想着自己和朱镜静的事情,脑子转了几转之后,还真被他想起了一首有名的诗。这首诗,还是明朝时候的。
没办法,为了镜静,只能抄诗了。至少不能在这第三题上,失分太多!
他正在想着呢,却听到朱元璋在说话道:“张一凡,你可有意见?”
“没意见!”张一凡听了,立刻回答道,“只是我的笔在午门外,燕王府的朱五身上。”
“……”一听他的这个话,所有人不由得无语。
也就是名家大儒,追求最好,习惯于用自己常用的毛笔。你一个才启蒙一个月而已的人,字还写得那么难看,竟然也要用自己的笔?
至于么?
朱元璋看着张一凡,心中其实有点歉意的,不管是对自己的大女儿,还是对这个张一凡,都是有些的。
从前面两题的回答上来看,他其实是很满意张一凡的回答。可是,谁让李善长给他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如今竟然在哀求他,他怎么也要给个面子才好的!
大不了,回头给这个张一凡安排一个可以的官职好了!
朱元璋心中这么想着,自然不会介意张一凡的这点小小请求,便让一个宦官去外面取张一凡的专用笔了。
至于其他人,朱元璋这边就直接让人给他们摆出笔墨纸砚,先写诗词了。
这一下,在这方面的才华就很明显有区分了。
就见那七个滥竽充数的,咬着笔头在苦思冥想,而李琪则是犹犹豫豫地点着手指,似乎已经在构思了。
另外一个梅殷,却是压根没有多想,已经在那写上了。
对此,可以说并没有意外的地方。 奇书屋为你提供最快的张一凡朱镜静更新,86 想起了以前免费阅读。https://www.yanbkk.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