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自然是在的,他写了书信,呼朋唤友之下,把他师傅施耐庵的二弟施彦才,以及施耐庵的孙子施文昱给招了过来。
施家,其实是“说话”世家,以“说话”传世。www.ýáńbkj.ćőm
什么是说话呢?
其实就是后世的评书,传说中周庄王为开山鼻祖,兴起于唐朝,最初是说评佛教典集,后来改说通俗故事。
事实上,《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在最初时,都是说话的话本。其中《三国演义》话本为《全相平话三国志》,而《水浒传》则为《醉翁谈录》。
不用说,施彦才和施文昱都是会“说话”的,水平也差不到那里去。但是,就写作来说,肯定没有罗贯中厉害。
连罗贯中这么厉害的能人,在这元末明初写书都快饿死,他们两人就更不用说了。
对于能入这香山县通俗文学起点社,成为其中一份子,他们两人还是有些惴惴不安的。
这不,才来没多久,看到驸马连同公主过来,郑重其事地要开会,就很是有点紧张,坐在那里,屁股都只是坐了一半而已。
对于这些,张一凡都是看在眼里,便笑着说道:“今天过来,主要是想着,新来的两位,感觉没有发挥出才能,因此,我想着改组下香山县通俗文学起点社。”
一听这话,施彦才和施文昱的脸色一白,顿时露出了一丝绝望。
这里的待遇,对他们来说,真得非常好。衣食无忧不说,如果写得好了,还能存下钱。更不用说,这里住上一年,就是香山县民籍中的非农户了。
可他们也知道,就连罗贯中都很可能让起点社亏本,就更不用说他们了。
亏本的事儿,谁干?
罗贯中听了,也是不安,正要说话时,却见张一凡笑着用手示意了下说道:“几位先听我说完再说!”
听到这话,几个人便只好先不说话。事实上,就连朱镜静都不知道张一凡要干什么,就被拉来了。
因此,她也好奇地听着。
只听张一凡继续说道:“起点社下面,我准备设立作者部和说唱部。这個说唱部便是说话那种,不过具体形式要改改,是这样……”
一听这话,施家两个人才算是松了口气,这是他们的专长,哪怕形式变一变也是不怕的。
张一凡说着说着,还亲自示范了一段《三侠五义》中的剧情,如何评书这种。
这时候的“说话”,还和吹拉弹唱这些曲艺结合起来说的,实际评书的创始人为明末清初的柳敬亭,最初只是说唱艺术的一部分,称为“弦子书”,等到再后来中兴的时候,才是田大家的那种。
就张一凡来说,他觉得评书就是评书,主要以讲故事为主,外加吹拉弹唱的,那就有点喧宾夺主了。
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评书才会最终进化为后世讲故事那种。
此时,张一凡看着施家两人说道:“你们两人看看,能否改为我刚才所演示这种来说故事。暂时就以《三国通俗演义》以及《三侠五义》为主,去香山居说书。”
他是比后世的老板还要老板的,施家两人,如何敢反对,连忙点头。其中年纪小一些的施文昱还好,倒是年纪大一些的施彦才,犹豫片刻之后说道:“驸马爷,这种抛头露面卖唱的活,是否由小人来做便成,他还小,我们施家想着……想着他有朝一日能不能有……”
张一凡一听,便听出来了,便立刻笑着说道:“你放心便是,在香山县,这种不是贱籍,如果能赢得听众的认可,并且认可的人越多,就越可能在以后谋得一官半职!”
施彦才一听,顿时傻眼,一脸不信地说道:“怎么可能?”
罗贯中也是有些不信,因为大明朝其他地方,这些就属于贱籍的。
张一凡看他们都不大相信的样子,便笑着对他们说道:“你们想想,只要你们说得故事,都是正能量的,讲得是忠君报国,英雄侠义的故事,这是什么,鼓励人心向善啊,这是好事!也是朝廷所需要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说道:“我在去年的时候已经向太子和皇上提了类似的事情,如今虽然还没动静,但是我相信,以后朝廷肯定会重视,甚至设立专门的官职来做这事。”
舆论控制这个事情,张一凡之前提的时候,是排在了推广全民教育之后的。实际上来说,肯定是要先解决温饱问题,然后才是追求精神上的。
香山县这边,温饱是肯定没问题了,所以会比朝廷那边更早一些有了舆论控制的需求。
张一凡想要做的,就是通过这种不管是不是文盲,都能听懂的评书故事,来引导人心风气,避免香山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风气出现问题。
《三国通俗演义》是忠义,忠君报国;《三侠五义》是侠义,保包公,惩治贪官污吏恶霸。
张一凡给他们详细解释了这个之后,用肯定地语气说道:“只要你们做好了,我都可以给皇上推荐你们。就算这远的不说,就说现实一点的,香山居会给你们出场费,一次一百文,一个月三十天,早晚两场,那便是六贯钱了,然后和起点社五五分成,如何?”
一个月六贯钱,哪怕是两个人分,还要交钱给起点社,但这么忙活一、两年,也能在香山县买一套不错的房子了。
因此,一听这个价格,施文昱都不等他叔说了,直接站起来向张一凡,惊喜地说道:“驸马爷,我做,我做!”
施彦才这边,也没有再反对。
反而是罗贯中,有些不安,站起来向张一凡说道:“驸马爷,我们免费在这里吃住就已经让您破费了,您再这么出钱,我们……我们……”
“哈哈哈……”张一凡一听,当即哈哈大笑道:“罗老,你以为我这么做是会亏本么?”
罗贯中听了,没有回答,只是看着张一凡不说话。但是,他的脸色却是明白无误地表明,驸马就是亏本的。
他之前写得书,已经印刷出来了,放在书店卖,他自己都有去蹲过,发现压根没什么人问津。
藏书阁那边,倒是有人借着看了,但是也没有驸马写得那些书更受欢迎。
因此,罗贯中心中很清楚,这还是驸马自己出钱在养着自己。如今又加上恩师的家人,就更破费了。
不久又有出场费就给一百文一次,这不明摆着是照顾了么!
一个壮年劳力,在香山县干一天活,也就三十文的上限了,普通的,也就只有十五到二十文而已。
施家两人,以为自己和驸马关系很好。可罗贯中自己知道,他和驸马也是素昧平生,以前就没见过的。
这种恩情,让他感觉有点没法还了。
此时,张一凡看他的表情,便笑着解释道:“我对我们两人的书有信心,在香山居开讲之后,肯定会吸引那边的顾客在同等条件下去吃饭,增加了客流量。甚至应该还有人会专门为了听评书而选择香山居吃饭,从而让香山居赚到更多的钱,这便是评书的功劳。”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道:“另外还有,很多人会等不及听后面的故事,如果自己识字的,就会去买书看。这么一来,我们书的销量也会上去了。就等于说,施家两位去讲评书,那是给我们的书一个广而告之的机会。你看,我会破费么?我是赚钱的吧?”
罗贯中:“……”
施家两位:“……”
他们都没见识过,驸马竟然从一件普通的事情中讲出了那么多的道道,让他们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还能是这样?
如果是朱标或者朱棣他们,反而会见怪不怪了。因为他们已经听得多了,麻木了,就算张一凡说能变出个大活人,也不会太过吃惊。
对了,还有一个人也免疫了,就是朱镜静。这不,她就在那听着,带着微笑,一点都不吃惊。
张一凡看着他们,又接着说道:“这个通俗文学起点社,我是想长久办下去,并且流传后世。因此,我一直补贴钱是不现实的,所以要让起点社能赚钱,你们好好努力,回头就算我父皇那边没什么结果,莪也会把这个起点社运作好了,给你们一份足以传家的财富。”
他是真这么想的,有罗贯中,还有他在,什么经典作品没有?以后这个通俗文学起点社运作成为股份公司,不就可以了么!
也是这个原因,他就没有把这个起点社定为官办。
张一凡说到这里,转头看向自己的媳妇说道:“以后这个起点社,就由你来管。按照那些官办厂一样来管理,记账。你再招一些嗓子好的女工,归于说唱部,编一些通俗曲子来传唱,宣传我们通俗文学起点社,以及县衙所需要宣传的内容。”
朱镜静听了,顿时眼睛一亮道:“就是你有的时候唱得那种?”
她听张一凡有的时候唱过歌,各种类型的都有,她跟着学,一学就会。如今张一凡这么一说,便便立刻理解了,那便是通俗的曲子,难怪那么通俗易懂容易传唱,和她以前听过得不一样。
张一凡听了,点点头说道:“对,就是那种,回头我教给你,你再交给那些女工。”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施家两位,又接着说道:“男的也要几个。练好了,下个月就可以赚县衙的钱!”
朱镜静:“……”
县衙的钱,还不是夫君说了算。
………………
稍微早些时候,在南京的朱元璋,下旨吏部选官不拘资格。
他说:“朝廷悬爵禄以待天下之士,而资格是为常流而设。若有贤才,岂能拘泥于此。今后庶官若有才能而居于下位的,当不次擢用,不拘资格。”
之所以如此,还是人才太少,让朱元璋都有点急了,不得不明旨宣布,只要是人才的,就不要拘泥于资格啊什么的,赶紧推荐,该重用的,都会重用。
或许也是基于此,朱元璋比原本历史上,提前定下了《洪武正韵》的修改版。
紫禁城文华殿内,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在他身边,则是太子朱标站着。
底下,站着一大群人,为首那个人,是大明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另外还有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宋濂,国子司业乐韶凤,以及王僎、李叔允、朱右、赵埙、朱廉、瞿庄、邹孟达、孙蕡、答禄等。
只听朱元璋看着他们,表情严肃地说道:“香山县那边传来消息,香山县户籍人数已经达十五万之多,另有人口十多万,香山县的人口,已经将近三十万,真是不可思议。朕很期待,等三年约定之期满了之后,又会是何等景象?因此,虽然朕很想调驸马回来,可还是要等三年期满了再说!”
李善长等人听着,不知道皇帝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一开始的时候,李善长发现身后这些人都是编撰最新版本《洪武正韵》的官员,他以为是和《洪武正韵》有关,结果没想到,皇帝一开口竟然是说香山县的事情。
三十万人口的香山县,如果是真的话,确实有点骇人听闻了。
以前京师这边都是不信香山县的传闻,不过自从太子在去年去了一趟之后,算是替香山县背书了一回。可这回,是越加地夸张。
李善长想着这个,不由得心中一动,该不会是皇帝还要派人去核实,所以把他召来了?
不过转念一想,他又觉得不对,因为皇帝的话里,虽然听着有震惊之意,却没有质疑的那种。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不动声色,垂手而立,继续当听众。
朱元璋这边,扫视了底下这些臣子一眼,便继续说道:“驸马在去年提出了让大明百姓都读书识字的提议,并在香山县先行推行。此等教化世人之举,朕甚是支持。因此……”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没有立刻往下说话,而是再次扫视了下底下这些人道:“朕先行派卿等前往香山县观摩,看看香山县推行教化之事如何了?顺便,也和驸马探讨下如何更简单、方便地教化世人,让朕之子民都能读书识字。有两件事,是需要卿等去香山县做的。”
“第一,给汉字注音,释义;第二,简化汉字,方便识字书写。此二事,皆为驸马提议,卿等去了之后商讨一二。至少要定下初稿,方可返回京师。”
朱元璋说到这里,看向李善长,用亲切地语气说道:“李卿是朕最为重视的臂膀,此等大事,关系大明江山社稷,关系子孙后代,非卿看着不可。”
听到这里,李善长算是明白了,原来皇帝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说他女婿不方便来京师,要他带着这些官员跑去那么远的香山县和驸马探讨事情!
说真的,李善长心中很不情愿。
他可是大明开国第一功臣,而且年纪一大把,不让那后生小子过来,反而要他带队过去,真是岂有此理!
然而,这个话,他也只有在心里说说而已。
不过同时,李善长心中也很好奇,那个香山县真得变得那么繁华?哪怕他亲信已经确认,可他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既然如此,趁这个机会去看看,至少眼见为实吧!
如果驸马有夸大政绩的话,瞒不瞒得过别人不知道,至少李善长有这个自信,就那柳家村的小子,不要想能瞒过他的眼睛。
一旦这个政绩其实是造假的话……
李善长想到这里,心中不由得冷笑了一下。因为他知道,面前这位皇帝,最恨得,就是有人骗他!
就算是他的女婿,当红的驸马,皇帝要是确认这个驸马骗他,也绝对不会给他好果子吃!
这么一想,李善长倒是有点期待了,或许自己真该去香山县走一走!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恭敬地回奏道:“老臣领旨!”
李善长身后的官员听了,除了宋濂之外,其实都差不多一个意思,可以借着这个出公差的机会,去看看传说中那么夸张的香山县,到底是怎么样的?
因此,他们也都跟着一起领旨。
于是,三天之后,李善长便领着这么一大帮子官员,浩浩荡荡地南下,往香山县而去。
这和之前太子南下“走亲戚”的名义完全不同,那算是私事,而这是公事,也是朝廷第一次正式向香山县派出了官员。
不得不说,香山县又一次引发了世人的关注。不但是朝堂内外,还包括了寻常百姓,也都开始吃香山县的瓜。
民间这边,对于香山县的传说,还多是不信的。还有那些地方官府,基于自身的认知,同样不相信香山县会有那么大的变化。
与此同时,也带动了一些人,跟着南下,去香山县看看情况。
香山县,越加地有名了!
在李善长的队伍出发之前,方孝儒已经先他们一步出发,奉旨前往香山县听从驸马差遣。顺带着,准备协助驸马接待这支庞大的官员队伍。 奇书屋为你提供最快的张一凡朱镜静更新,194 公差下香山免费阅读。https://www.yanbkk.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