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屋>都市小说>捡宝>第1019章 永乐大典一册
  残卷?

  然后还是摆放在,书经区最核心的位置!

  即便是放眼整个九州展馆区,亦是最核心的几个中央部位之一!

  一行人的好奇心,瞬间就被完全勾动。

  王小涛几乎是条件反射的,直接开启了神眼天瞳。

  拉近放大的能力下,残卷的一切,瞬间被清清楚楚的展示在眼前。

  这……

  竟然是……

  那部史上最全的百科全书的残卷!

  “什么样的一册残卷,竟然有如此之高的地位,真让人好奇?”

  “走,过去瞧瞧,倒是一定要瞧瞧,这一册残卷,到底有何特别之处?”

  吴磊几人,则是浓浓好奇心的驱使下加快脚步,几乎是一路小跑的,向着这一册残卷冲了过去。

  等到王小涛从震撼的思绪之中,回过神来的时候,几个人已经冲到了残卷的前面,见状只能是快步上前,追了过去。

  王小涛虽然早就在神眼天瞳的能力下,知道这是一册永乐大典的残卷,可即便如此,依旧不影响,此时亲眼目睹之下,心中的那种惊骇。

  至于吴磊几个人,看清楚这样一册残卷的具体情况后,一个个则是面色凝重、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怪不得,以一册残卷的价值,竟然放到了,比完整金刚经还高的层次。

  没曾想到,居然是一册残卷的永乐大典!

  当这样一册永乐大典,就这么清晰无遗的展示在面前的时候,别说吴磊几人,即便是王小涛的目光,落在上面之后,就再也无法挪开。

  他们早就料到,这次昔日列强各国,举办的世界联合巡回珠宝展,参展的九州流失国宝文物,一定数目众多,而且不乏价值连城的国宝。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居然还能在书经的区域里面,发现永乐大典。

  盛世修书,是九州封建王朝历来的传统,在九州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封建王朝历史上,凡是到了盛世,皆有修书的习惯。

  比如唐朝的《北堂书钞》《艺术类聚》,宋朝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等,这些都是其中代表的杰作。

  但若说到九州古代规模最大的类书,一定非《永乐大典莫属》。

  早在洪武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就曾提议,修篆类书,但彼时的大明王朝,才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国库空虚,无资金支持,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和资金,留给修书。

  永乐皇帝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继任帝位后,一方面是为了继承父亲遗志,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收拢人心,便将修篆类书的事情,再次提上日程。

  按朱棣旨意:“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作为明朝历史上,最能折腾的皇帝,朱棣在大明王朝,做了很多开创性的行为。

  比如第一个在贵州设省,第一个在越南设省,第一个让郑和下西洋,第一次将政权建立在了与少数民族战火最近的京都城。

  并且开创了,史无前例的管理国家方式,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内阁制管理国家的皇帝,特别是其在位时期,还修篆了总字数约三亿七千万字的永乐大典。

  可以豪不夸张的说,虽然明朝的江山,是朱棣的老子朱元璋打下来的,但整个大明王朝的根基,其实是朱棣奠定的。

  在为二十二年的时间里面,朱棣开创了明朝的永乐盛世,从明朝建国仅仅只有三十余年后,接手了大明帝国的朱棣,就能开创如此盛世,这在封建王朝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就算是开元盛世,也足足经过了百年之多的发展,才逐步形成,并且达到巅峰!

  朱棣接手国家后,更改了朱元璋出海的禁止令,为后续大明帝国,与世界各国做贸易,掌控定价权,并且在最巅峰时期,拥有世界三分之一白银,奠定了根基。

  一四零四年,《文献集成》修成,不过被朱棣认为“所篆尚多未备”,下令重修。直到一四零七年,永乐五年,才得到朱棣的满意,并被命名为《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全书两万两千八百七十七卷,仅是目录就有六十卷,全部加在一起的总卷数,足足达到了两万两千九百三十七卷,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约三点七亿字,涵盖了足足七八千种的图书。

  其规模,是《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输的五倍不止。而且,《永乐大典》不囿经史子集而按韵首字、用字系事,以方便查找。

  如此旷世大典,后来更是被《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赞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修成后,朱棣本来是打算付印,可惜最终因规模太大、成本太高,再加上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手段,最终放弃,将原稿存放于金陵城的文渊阁,正本运至京都城。

  可惜一场大火,文渊阁内所藏之书,尽数化为灰烬,运至京城的《永乐大典》正本,自此便成了孤本。

  修成后的《永乐大典》,一直被秘藏禁中,哪怕是如翰林院学士这样的地位,都几乎不可能有查阅的机会,更别说是其他人。

  根据记载,除修书人外,世人只有极少数见过《永乐大典》正本。

  明嘉靖时期,出于对《永乐大典》的喜爱,嘉靖皇帝曾打算重录一部,最后因为工程浩大,无疾而终。奇书屋

  嘉靖三十六年,大明宫失火,延绵不断的火势,差一点就要烧到了存放的《永乐大典》。此事之后,嘉靖皇帝终于下定决心,重录《永乐大典》。

  并且将两部《永乐大典》,分两处收藏,以备不虞。

  不过在副本重录完成后,正本的《永乐大典》,却不见了踪迹,再加之副本完工时间,与嘉靖帝下葬时间重合,有人认为正本很有可能,会被嘉靖帝作为殉葬品,陪葬陵墓。

  不过还有更主流的看法,则认为《永乐大典》,很可能毁于大明宫大火。

  根据史料记载,李自成起义军从京都城撤离时,在皇宫放了一把大火,将宫殿烧毁严重,《永乐大典》的正本,很有可能被毁于这一场大火。

  康熙年间,内阁学士徐乾学、高士奇等人,在皇史宬意外发现《永乐大典》副本,这是明末之后,《永乐大典》首次现世。

  雍正年间,副本被运至文渊阁,乾隆帝修篆《四库全书》时,曾设立“校勘《永乐大典》散篇办书处”,辑出书籍三百八十五种,四千九百四十六卷,包含史部四十一种、经书六十六种、集部一百七十五种和子部一百零三种。

  这些之后,馆臣们认为菁华已尽,《永乐大典》的副本,便被弃置翰林院,无人问津。

  光绪元年,修缮翰林院时清查存书,此时发现,《永乐大典》的副本,竟然只剩下了不足五千册。而等到光绪元年,翁同龢入翰林院清查时,《永乐大典》的副本,更是只剩下了八百册。

  庚子年,余下的八百册《永乐大典》,再造劫难,清军与英格兰使官卫队交战中,临近英格兰使官的翰林院几乎全部毁于战火。包括《永乐大典》残余副本,和《四库全书》底本在内的所藏典籍,基本都被焚毁或被人趁乱抢走。

  事后查验,在这场战火中,被焚毁和流失的《永乐大典》达三百余册,虽然英格兰使官最后交回三百三十册,但在一九一二年清帝退位的时候,翰林院移交给京师图书馆的《永乐大典》,已经只剩下了六十四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流失在世界各地的《永乐大典》残卷,大约八百余卷,四百册左右,不足原书的百分之四。

  截止目前,中华书局影印出版了其中七百九十七卷,也算是为这一珍贵典籍的续存,尽了最大的努力。

  “永乐大典,这可是九州封建王朝有史以来,最全面的百科全书,涵盖了足足七八千种图书!”

  “踏马的,这些原本都应该是,属于咱们九州的国宝!”

  “昔日列强这些狗货们!”

  “欺人太甚!”

  “王老弟、小涛、小涛哥,你将来的私人博物馆,给那些昔日掠夺过咱们的列强各国文物,也一定也要按照这样的划分展区,好让他们也感受感受是什么滋味!”

  当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清晰的呈现在眼前的时候,一个个的目光中,全都熊熊燃烧而起了滔天怒火,恨得咬牙切齿。

  吴磊几人怒不可遏的声音,几乎是吼出来的。

  “一报还一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王小涛伫立在一册永乐大典前许久,一字一顿,缓缓的吐出这么几个字来。 奇书屋为你提供最快的捡宝更新,第1019章 永乐大典一册免费阅读。https://www.yanbkk.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